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四大報頭條 > 正文

字號:  

12月29日四大證券報頭條摘要

  • 發佈時間:2015-12-29 09:23:1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中國證券報

  22個部門建立聯合懲戒機制 違法失信上市公司責任主體將處處受限

  發改委、證監會28日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等20家單位共同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關於對違法失信上市公司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有關情況。24日,這22家單位聯合簽署《備忘錄》。《備忘錄》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出臺的第三個聯合懲戒備忘錄,也是聯合懲戒機制中第一項納入貫徹實施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重要舉措工作要點任務,充分體現了中央對上市公司誠信建設的重視。

  P2P監管擬劃12條“紅線”

  國務院法制辦網站28日公佈“銀監會關於《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銀監會會同工信部、公安部、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研究起草了徵求意見稿,並徵求了相關部門的意見,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簡稱“P2P”)的定位,要求P2P網貸平臺選擇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機構。

  資金大舉凈流出 市場情緒趨於謹慎

  昨日滬深兩市午後快速跳水,大幅回調。據統計,昨日滬深兩市凈流出746.79億元,為近三個月第三大單日凈流出額。行業板塊全面遭遇凈流出,其中休閒服務和鋼鐵板塊的凈流出規模相對較小,非銀金融板塊則大舉凈流出逾75億元,化工和房地産板塊凈流出超過50億元。

  慎對“高送轉” 機構掘金穩字當頭

  每到歲末,市場都有炒作上市公司高送轉預期的“慣例”。國信證券認為,高送轉是A股歷年炒作主題,從歷史數據看,預案披露日前後30個交易日內往往有超額收益。雖然從理論上,高送轉本身對公司經營並無明顯實質影響,但高送轉事件歷年均受到A股投資者的高度青睞。公私募等機構投資者認為,今年高送轉行情面臨的情況更為複雜,涉及到年後大股東減持禁令到期等的影響因素,此外近期部分個股的股價快速反彈甚至創出新高,若有高送轉的預期,也宜求穩為主,抓取一些個股階段性機會。

  青鳥華光及有關責任人被公開譴責

  上海證券交易所消息,上交所在日常資訊披露監管中,發現青鳥華光存在未如實披露實際股權控制關係、虛增2012年凈利潤、虛增2012年營業收入等違規行為。上交所決定,對青鳥華光及其時任董事周燕軍、侯琦、劉永進、任松國、于明,時任獨立董事錢明傑、王龍彪、路志鴻,時任監事郭瑜、陳梁,時任董事會秘書劉世禎,時任財務總監張永森予以公開譴責,通報中國證監會和山東省人民政府,並記入上市公司誠信檔案。

  上海證券報

  部委落子明年供給側改革

  明年棋局將開,中央部委紛紛落子。最近一週,多個部委召開年終工作會議,部署明年經濟工作重點。上證報記者梳理髮現,已有12個部委明確明年將發力供給側改革,但各部委發力的方向各不相同。比如,發改委、住建部將重點放在房地産去庫存;財政部著力通過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工信部將明年重點瞄向“去産能”,方式主要是兼併重組;農業部則主抓農村改革和科技創新以實現降成本、補短板的目標。

  上海股交中心科創板正式開板

  12月28日,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科技創新板”正式開盤。科技創新板是為了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在推進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緩解科技型、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而設立的,主要為上海證券交易所等相關多層次資本市場孵化培育企業資源。

  中絨集團擬“轉移”盛大遊戲 香港高院急發“禁制令”

  “搶食”盛大私有化份額一案迅速“升級”,中絨集團擬變相轉移盛大遊戲資産的計謀招致香港高院禁制令。 上證報記者28日晚獲悉,盛大遊戲的私有化財團Capitalhold Limited(下稱凱德集團)即將於29日在銀川召開股東大會,審議一項重要的合併事宜。凱德集團是寧夏中銀絨業(000982)國際集團及相關財團為私有化盛大遊戲而設立的公司。對此股東會,上海礫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已向寧夏中銀絨業國際集團(下稱中絨集團)發出律師函。

  兩大國資股東缺席公司定增 鹽湖股份被撤“反收購盾牌”

  昨日,鹽湖股份(000792)公佈定增認購結果,公司以18.36元每股的價格,定增2.67億股,募集資金凈額48.5億元。八名認購對象中,除長城資産管理公司外,其餘均為基金公司,包括泰達宏利、申萬菱信、鵬華、財通、光大保德信、金鷹、天弘等。值得注意的是,鹽湖股份控股股東青海國投未參與本次定增,導致控股比例由31.57%降至27.03%;而公司第二大股東中化化肥也告缺席,其持股比例由23.96%稀釋至20.5%。在各路資本舉牌上市公司呈蔓延之勢的當下,青海國投雖仍是第一大股東,卻默認其持股降至30%的要約收購紅線之下,自棄“反收購盾牌”,著實令投資者費解。

  證券時報

  央行發佈非銀機構網路支付監管新規

  繼上周央行發佈商業銀行個人賬戶最新規定之後,央行昨日正式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此前該《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一經公佈,在市場引發熱議。對比此前的徵求意見稿,《辦法》按照“鼓勵創新、防範風險、趨利避害、健康發展”的網際網路金融總體要求,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進行了規範,旨在促進其健康發展。

  外匯局:個人外匯系統上線與股市波動無關

  公告顯示,外匯局將於2016年1月1日停止使用個人結售匯管理資訊系統,正式上線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由於新系統臨近上線,引發市場對於新系統是否會影響原有個人結售匯業務的擔憂。28日午後B股一度暴跌7%,帶動滬指下挫,有市場人士認為這與新系統即將上線有關。為此,外匯局當晚在其官微澄清稱,即將正式上線運作的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便利個人通過銀行櫃檯和電子銀行渠道辦理外匯業務,提高個人外匯業務辦理效率。該系統不涉及個人用匯政策調整,不影響個人用匯,與國內資本市場波動無關。

  “中國好同學”贈予資産獲通過 *ST博元自救保殼

  12月28日,*ST博元(600656)第四次臨時股東大會于深圳召開,大會只有一項議案,即審議公司自然人股東無償贈予資産的議案。最終,該方案以87.75%的同意票、12.08%的反對票、0.17%的棄權票獲得通過,公司接受股東鄭偉斌無償捐贈的福建曠宇95%的股權。

  李河君“跳樓價”減持漢能25億股 誰人接盤成謎

  停牌超過半年的港股上市公司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有了新動向:公司主席李河君近日在場外減持25億股,每股均價僅0.22港元(約合0.18元人民幣),較漢能薄膜發電停牌前股價3.91港元大幅折讓超過94%。此次減持涉及資金約4.5億元人民幣,其持股比例則從之前的80.75%下降到74.75%。

  證券日報

  73家創業板公司發佈年報預告 近五成預喜

  臨近年關,2015財年即將過去,A股上市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年報披露工作。據《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已有73家發佈了2015年年報預告,其中4家略減、6家略增、6家扭虧、9家首虧、5家續盈、13家預減、19家預增,另外11家不確定,共計36家公司2015年年報預喜,佔比達49.31%。

  31家機械類上市公司“僵屍化”生存 “牛股”也依賴政府補助

  根據目前更受認可的標準,所謂“僵屍企業”是指那些自身已喪失造血能力,不思進取,仍可借助某種“潛規則”得以茍延殘喘的企業。在在A股279家機械類上市公司中,竟有31家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于2012年年報、2013年年報、2014年年報、2015年半年報中均為負數,而它們中間,僅有兩家為ST公司。

  年末衝時點攬儲“金口難開” 民間“高利貸”也喊不賺錢

  雖然民間資金價格疲軟,但同業資金的價格卻並沒有一直徘徊于谷底,隔夜Shibor值已經接近5月份以來的最高點。“現在很少有好口子開出來,比較靠譜的口子非常搶手,資金方都不敢要高價,與去年相比價格跌去了大半”,一位資金銀主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另外,與每年年末最後幾天價格迅速上漲不同,今年‘倒計時’期間的價格比12月中旬時還低呢。”

  萬科定增成敗看中小股東臉色 無論誰勝股價回調均是大概率事件 

  年末高潮疊起的“萬寶之爭”,輿論的焦點始終匯聚在萬科管理層、寶能係和安邦身上。對於中小股東而言,需要面對的一個事實是萬科的股價經過近段時間的飆升,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高點,無論最終誰在“萬寶之爭”中獲勝,後期萬科股價下跌到正常價位已是大概率事件。12月23日,高盛便下調了萬科A的評級,將其移出“強力買入”名單。投行的態度很明確,即認為萬科A股價繼續大幅上漲的空間已經沒有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