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2015多家房企進軍大健康業 社區資源優勢成助力器

  • 發佈時間:2016-01-25 07:4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羅韜 王悅  責任編輯:閻明煒

  [無論是醫療還是養老地産,均是房企産業鏈的一種延伸。房企若想培育出合理的養老地産模式,醫療將是整個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這次是徹底離開地産行業,再沒有半點關係。”面對記者的再三確認,曾經的房地産大佬戴志康給出了十分肯定的答覆。

  對於證大集團來説,剛剛過去的2015年註定要被寫進企業的歷史,這一年戴志康將其和女兒戴陌草持有的上海證大房地産有限公司42.03%股份以“對折價”全部賣出,正式宣佈退出房地産行業。

  一年之後,戴志康高調宣佈,將要進軍文化和健康産業,這次的起點是中醫中藥。

  “在過去的20年,資本市場上講的故事都是房地産金融,或者金融房地産,但在2016年,我認為資本市場要講的故事就是文化和大健康。而中國人做大健康,還是要從中醫中藥開始。”戴志康對記者描述著證大即將轉型的藍圖:從中草藥的種植加工做起,開醫館、藥店、醫院,甚至還有醫學教育,目標是打造千億美元市值的健康企業。

  戴志康透露,公司將通過並購的形式,從零開始佈局健康産業。

  據悉,為此證大集團將成立上海九間堂健康發展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服務全産業鏈的中醫藥行業大數據平臺。該平臺負責人韓鳳麗表示,九間堂將佈局中醫藥館、中藥材種植、中醫藥研究院甚至學校等領域。

  據韓鳳麗介紹,公司現有的資源包括山東一家中藥廠,目前年銷售額在3.5億元,同時公司正在並購一家中藥材飲片廠,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兩家公司2016年銷售額合計將超過10億元。

  “要完成這個目標比較難,要知道目前國內市值最大的醫藥企業 恒瑞醫藥 的市值才達到了千億人民幣。對比國內另一家中醫藥領域體量較大的上市公司 康美藥業 ,總市值也僅為600億。要打造成功這樣一家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難度不亞於再造一個國藥、上藥。”高特佳投資集團合夥人王海蛟對記者表示。

  不僅僅是證大集團,去年5月,另一家房地産公司綠景控股亦宣佈計劃“退出房地産市場”,轉投醫療保健。

  記者梳理髮現,在過去的2015年,大健康一直是房企多元化的主要方向之一。包括恒大地産、 榮盛發展 、遠洋地産、綠城集團等均有涉足醫療業務。此外,也有很多不具備開發專業度的房地産企業選擇離開房地産而直接進行投資轉移。

  非知名的房産開發商不少選擇了“徹底訣別”,標桿房企則加快對醫療行業的多元化佈局。

  就在本月,萬達集團宣佈將投資150億在上海、青島、成都三地打造高端醫院;去年6月,恒大集團也宣佈成立子公司恒大健康産業集團,進軍線上、線下醫療義務。落地比較早的是綠城集團,早在2007年就已經在杭州開設了自己的醫院,儘管價格不菲,但醫院服務配套卻完全參照五星級標準。

  “房企大多擁有大量的低價土地資源,工程建設時建安成本也更低,在先期基礎準備時的支出成本優於普通企業。並且房地産企業有著強大的資金後盾。由於公立醫院具有絕對的技術和人才優勢,民營醫院想要博得一席之地必須投入大量的財力引進醫療器材、設備、招募優秀人才等,而房地産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擁有堅實的資金基礎,有助於民營醫院在市場上的存活。”克而瑞分析師傅一辰告訴記者。

  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産行業利潤沒有醫療産業高,這一點足以吸引房企的關注。另外,投資醫療板塊也是分散樓市風險的一種有利嘗試。

  除了資金外,龐大的社區資源是房企佈局健康産業的主要優勢。

  社區金融、社區養老、社區醫療等均是目前房企“試水”的對象。房企在進行社區商鋪招商及和政府洽談周邊規劃時,會考慮到餐飲、菜場、學校等設施,而社區醫院等配套往往因為專業性太強而被忽略。近年來,“看病難”的問題越來越凸顯,即使是小病人們也不得不前往大醫院排隊就診,而這給房企帶來了契機。

  “社區醫療可與健身、家政、養老等人性化服務相結合,並針對這一群體進行行銷推廣。值得注意的是,房企發展社區醫療目前尚未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很有可能是一項‘微利’乃至‘虧損’的業務,因此僅能作為房地産業務的輔助,無法單獨形成盈利。”傅一辰表示,“無論是醫療還是養老地産,均是房企産業鏈的一種延伸。房企若想培育出合理的養老地産模式,醫療將是整個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