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服務業升級有望在“十三五”期間 拉動億萬元市場規模

  • 發佈時間:2016-01-08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

  “相對於需求側改革的措施,供給側改革更側重於提升經濟增長效率,更側重於增強企業長期發展活力,更注重經濟長期持續平衡和可持續發展。”著名經濟學家劉世錦表示,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服務業的發展,都是通過供給側改革來創造出新的需求。

  據發改委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高於6.9%的GDP增速;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提高到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這是繼2013年服務業佔GDP比重首次超過工業後的第二個里程碑事件。

  匯研匯語財經分析師張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説,就目前情況來看,大力發展服務業無疑是一個更為明智的選擇。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我國服務業佔GDP比重已經超過50%,但與發達國家服務業佔GDP比重的70%至80%相比,這一數據還是比較低的。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在於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且大多數企業處在價值鏈低端,生産效率較低。”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向《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但從另一角度來看,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我國服務業也處在一個轉型升級換擋時期,在邁向中高端的過渡期內,服務業有望在“十三五”規劃期間撬動億萬元市場規模。

  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服務業是一個以民營企業為主的混合所有制業態,它同傳統的工業、農業發展都不太一樣,不能僅靠加大投資去拉動服務業增長,還應在供給端協同入手。與此同時,政府也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儘量做到“放手但不甩手”。

  “受此影響,一些網際網路行業、金融行業以及文化産業下的電影、新媒體、教育等細分行業的上市公司也有望從中受益。但需注意的是,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服務業也應從加強企業創新水準、提高服務業科技含量以及加快推進金融改革等方面入手,為服務業後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郭凡禮説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