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基建加碼或撬動主題投資 基建投資存空間

  • 發佈時間:2015-09-21 03:31: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李超  責任編輯:楊菲

  四季度經濟走勢成為近期市場關注的焦點。多位券商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基建投資有望加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而A股市場也有望迎來主題投資機會。

  經濟或逐步企穩

  首創證券分析師王劍輝表示,受國內外經濟及金融市場影響,8月經濟數據總體依然疲弱,但低基數效應下經濟顯露出弱勢回升趨勢,去年同期低基數效應已經開始顯現,這一趨勢將在四季度繼續擴大。金融市場調整接近尾聲,隨著通脹水準的回升,滯漲風險增大,加之週邊環境方面美聯儲加息時間窗口臨近,貨幣政策或再度回歸觀察期。

  上海證券分析師王芬表示,8月工業增速持續低位徘徊,投資增速創下新低,再加上股市震蕩衝擊金融業增加值,都預示三季度經濟增速下行壓力增大,保增長仍需全面發力。市場將逐步企穩並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其中在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過程中,大量財政政策出臺和資金的投入將為A股市場帶來最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中航證券分析師符旸認為,基於7、8月的經濟數據,三季度GDP增速跌破7%概率很大。目前地方債務置換快速推進,信貸增長也有所恢復,但並未映射到基建投資的回升。同時,生産部門面臨的實際利率依然偏高,製造業投資恢復條件仍不具備,而房地産銷售持續回升並帶動投資在四季度企穩尚存不確定性。政策面上的穩增長力度不能放鬆,貨幣寬鬆進程將延續,財政力度也將在年內剩餘幾個月裏不斷加力。樂觀情況下,經濟在四季度能夠階段性企穩或小幅反彈,但趨勢上仍處於增速下行通道。

  財富證券分析師馬林認為,與歷史數據相比,8月的財政積極力度並不很大,鋻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政策會繼續發力。此外,隨著地方債務置換逐步到位、專項金融債逐步面市、財政資金回收再支出利用,財政發力空間依然較大,未來經濟企穩的概率較大。

  基建投資存空間

  方正證券分析師楊為敩認為,從數據上看,貨幣政策在8月出現了長短端資金投放雙雙加快的局面,一系列現象顯示貨幣政策呈現出的偏寬鬆趨向是利率走向的關鍵因素。而利率的平坦化亦意味著長端資金的放鬆對貨幣市場及預期形成了更大影響。貨幣政策目前兼顧“維護當前資産預期穩定”和“管理遠期通脹預期”兩個使命。從政策動向來看,“寬財政穩貨幣”的趨向已較明顯。在這一政策導向背景下,需要關注基礎設施投資的加碼。

  王芬表示,今年以來,基建投資依舊是政府穩增長的首選工具,也是支撐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的關鍵。自2014年四季度基建項目大幅增加之後,發改委在經濟增長疲弱的形勢下繼續批准更多大型基建項目。在中國經濟穩增長的過程中,大量政策導向和資金投入或為A股市場提供主題投資的機會。

  中投證券分析師張捷認為,8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表現差強人意。房地産投資(單月)增速陷入負增長,固定資産投資繼續回落,表明經濟短期仍難以擺脫趨勢性的下行壓力。從先導指標上來看,基建投資在年內還有回升空間。

  財通證券分析師金赟認為,政府投資對經濟的短期拉動作用較明顯,一定程度上減緩經濟增速下行的幅度,但難以改變整體下行趨勢,預計2015年全年GDP增速在6.8%-7.0%。政府對投資的拉動亦能夠直接改善相關中游行業的需求情況,如機械、建築和公用事業中的相關子行業,資本市場也可能出現相關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相關分析師認為,短期市場築底已體現了較多的積極因素,震蕩築底還需經歷一個過程。未來的反彈需要將預期回報率降低,部分風險偏好修復的成長創新行業開始逐漸具備參與價值。目前市場處在一個艱難的築底過程,觀望情緒比較濃厚,成交量低迷。這主要由於當前階段仍然處於消化股災後清理配置等問題的最後階段,而新邏輯在前期的大幅下跌後仍然在孕育,因此市場風險偏好不會馬上修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