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東北經濟問題形成連鎖效應 房地産投資增速墊底

  • 發佈時間:2015-07-24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李春暉

  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疏理上半年東三省各項經濟數據、工作總結看到,工業發展持續低迷、人口嚴重流失、平均失業率的攀升、地産投資的墊底、商品房、住宅房銷售的銳減等,已在東三省形成經濟失速的連鎖反應。

  超超低出生率+人口加速外流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黑龍江、吉林、遼寧的生育率分別為1.03%、1.03%和1.0%,遠低於全國水準的1.5%,僅比北京、上海等極少的城市略高,甚至比日本和南韓都要低。按照國際標準,低於1.3%被稱為“超超低出生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整個東北地區都是大量人口流出。根據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共流出人口400余萬,減去流入的人口,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出180萬。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東北地區人口凈流入36萬。

  同時伴隨著的,還有老齡化程度的加劇。2013年,黑龍江省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58.9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9.4%。據預測,2020年黑龍江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達765萬,老齡化水準將達19%;2045年黑龍江省老齡化水準將達33%以上。

  通俗來講,出生率的不斷降低,結構老齡化和人口加速外流,讓東三省面臨 “後繼無人”的尷尬。

  工業發展持續低迷+失業率攀升

  去年8月,《國務院關於近期支援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印發,其中指出,東北地區2013年以來經濟增速持續回落,部分行業生産經營困難,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凸顯。

  儘管東北地區結構轉型推進已進行多年,但目前仍以重化工業、大型國企為主。去年以來重化工業下行,石油産量的放緩、煤炭價格的大跌,都對東北地區經濟産生了較大衝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企業就業人員下降9%。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除了山西為負數外, 其餘比較低的就是東北三省了。

  於是,受東北地區工業繼續放緩的影響,東北地區工業企業就業人數減少,今年上半年,東北地區的省會城市平均失業率在7%左右,比全國平均水準還高2個百分點左右。

  房地産開發投資墊底+銷售面積萎縮

  中國經濟網記者疏理了全國31省區上半年的房地産開發投資情況,東三省的投資情況赫然墊底。投資總額方面,遼寧2101.66億元,居全國第七情況相對較好,黑龍江、吉林投資總額幾乎接近墊底,分別為332.86億元和243.43億元,與甘肅、寧夏為一個梯隊。

  投資增速方面,則直接墊底。上半年遼寧以--22.06%的投資增速,成為全國倒數第一,黑龍江緊隨其後,以累計增速-17.74%成為倒數第二,吉林省情況相對略好,以1.34%的累計增速成為倒數第八位。

  人口減少,工業發展持續低迷,房地産投資乏力,民眾購買力隨即下降,尤其在置業方面顯露無遺。上半年東三省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及住宅房銷售面積萎縮嚴重。黑龍江商品房銷售面積156.21萬平方、吉林為76.77萬平方米,接近墊底,住宅銷售面積方面,黑吉2省同樣接近墊底。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東三省的房地産産業,儼然已是一片蕭條。

  財政收入增速回落或將進一步影響基礎設施建設投入

  近日,地方上半年財政數據陸續公佈,東北三省財政收入增速回落明顯。

  遼寧財政收入去年同期增長6.3%,今年則是-22.7%,增速回落了29個百分點。黑龍江和吉林去年上半年財政收入也保持低速增長,增速分別為2.7%和5.9%,今年則紛紛邁入負增長行列。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許夢博表示,財政收入持續的負增長會進一步影響經濟增長,如支援一些地區快速增長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下降。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回首遙望,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從2003年實施至今,已有12個年頭。我們看到,東北經濟的失速有其外部動因,也有內部深層次的原因,東三省也一直在鉚足勁頭努力攻克難題和産業結構的優化,“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之後,東三省也都將與“一帶一路”對接寫進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儘管存在轉型難、改革難這樣的艱難困苦,但是東三省一直走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産業配製,加大力度發展新興産業的路上,國家高層也始終關注並傾向政策于東三省,如今,東北的振興,更需要時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