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藥品電商潛在空間巨大 兩大梯隊8隻個股蓄勢待發

  • 發佈時間:2015-08-14 07: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據商務部近日發佈的《2015年上半年藥品流通行業運作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顯示,2015年上半年,醫藥電子商務繼續快速發展。醫藥電商營業收入增速基本都超過50%,首次超過傳統流通渠道的增速。截至6月30日,擁有網際網路交易資質的醫藥流通企業合計為425家,企業數量同比增長56.3%。其中,B2B為90家,B2C為319家,O2O為16家。主要的交易模式為B2B、B2C形式,其中B2B佔銷售額比重為90%。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藥品電商的潛在空間巨大。如果我國未來線上處方、線上醫保支付、物流等條件都具備,我國藥品電商滲透率(網購人群佔潛在目標人群比)將保持較高的水準,實現快速發展。

  醫藥電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供應鏈管理(物流效率+上游議價力)和服務能力。中國藥品供應鏈冗長,電商對上游議價力強,能縮短供應鏈環節提供更低價産品。其中,對上游議價力還包括品類的挑選和管理能力,能及時全面提供顧客所需要的品類。因電商客戶以慢病為主,所以電商對慢病藥企的議價力越強,越有優勢。此外,物流效率提升,配送成本下降也可以節省成本提供低價産品。中國的物流成本高,美國醫藥批發企業的銷售額中平均物流成本所佔的比重僅為2.6%,而我國卻高達10%以上。因此在中國,節約物流成本和費用也能提供更低價格産品。

  從銷售收入模型可以看出,中國藥品電商線上處方藥和醫保不被允許時,線上銷售的産品以自費健康品(醫療器械、計生用品、OTC、藥粧)為主,産品基數約1000億元,流量潛在空間偏小,客單價偏低,客戶轉換成本低,黏性差,為了滿足客戶低價需求,行業競爭的核心在於價格戰,因此在行業發展初期電商競爭格局分散,大多數處於虧損狀態。如果未來電商品類依然以自費健康消費品為主,藥品電商行業將持續以價格戰為主。未來可能是供應鏈管理能力強能提供低價産品的企業勝出。

  在個股選擇上,東興證券表示,看好醫藥商業在網售處方藥相關政策放開後的發展前景,龐大的入口流量和終端銷售空間將對醫藥商業帶來顛覆性的發展。看好的相關個股按受益情況大小分為:第一梯隊,國藥股份九州通嘉事堂英特集團;第二梯隊,太安堂康恩貝一心堂上海醫藥等公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