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藥企或讓利 利好器械服務股

  • 發佈時間:2015-05-18 07:23:00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就在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不久,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破除“以藥補醫”機製成為重點,意見要求力爭于2017年試點醫院藥收入佔比總體降到30%左右。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系列改革措施或讓藥企願意削利潤以換市場,長遠來看仍利好整體板塊。而醫療器械服務則再次笑納紅包,將直接受益公立醫院改革政策。

  廣州日報訊 就在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不久,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破除“以藥補醫”機製成為重點,意見要求力爭于2017年試點醫院藥收入佔比總體降到30%左右。

  “醫藥分開”是一大強調重點

  據悉,今年試點城市將增加到100個,2017年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都會推開公立醫院改革。意見要求到2017年,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全面推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城市三級醫院普通門診就診人次佔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的比重明顯降低;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得到有效控制;群眾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總體上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

  本報記者留意到,“醫藥分開”是一大強調重點。意見稱,力爭到2017年試點城市公立醫院藥收入佔比(不含中藥飲片)總體降到30%左右;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

  藥費收入下降後怎麼辦?意見稱,試點城市所有公立醫院推進“醫藥分開”,探索多種有效方式改革以藥補醫機制,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

  醫療器械、服務股

  笑納政策紅包

  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加大醫療服務方面盈利能力,這意味著醫療器械、服務股將笑納政策紅包。“降低藥費收入佔比的同時,醫改也在鼓勵多方向發展,包括引入社會資本辦醫等。”該行業觀察人士表示。而本報記者留意到,昨日新出爐的意見再次強調,“推進社會力量參與公立醫院改革”、“鼓勵社會力量以出資新建、參與改制等多種形式投資醫療”。實際上,資本市場早就對醫療服務這一塊大蛋糕聞風而動,包括復星醫藥康美藥業愛爾眼科等都已提前佈局醫療服務業務。

  此外,這次的意見再次明確指出:“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鼓勵採購國産高值醫用耗材”。“醫療器械整個市場都在擴容,而國貨使用比例又在政策鼓勵下不斷提高,所以相關板塊仍將是未來投資熱門。”行業觀察人士稱。但其也表示,經過幾波熱炒,不排除個別明星股的股價、估值已與其業績不太匹配,投資者不要盲目追高。

  傳統藥企或“降利潤走量”

  “實際上改革藥品採購機制對藥企而言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因為以藥補醫利益鏈條一旦被斬斷,降低藥品因中間環節過多而導致虛高價格的背後,藥企出廠價並不受影響,擠出來的水分是流通環節的,所以此舉反而有利於促進藥品生産流通企業健康發展。”廣州本土一位專科醫生如此認為。

  再加上政府層面鼓勵通過談判等形式對價格過高的獨家藥、專利藥也進行降價,且藥物價格放開在即,這意味著對藥企而言,未來競爭局面加劇,且好口碑、高“性價比”才能搶佔市場,所以不少藥企,尤其是同行競爭激烈的仿製藥,都可能讓利“走量”;而擁有獨家品種的産品,也不能再攜“只此一家”而漫天開價。

  “對投資者而言,應該看到,傳統藥企都將面臨毛利潤穩定乃至下降,行業增速放緩但行業環境在肅清的局面,長遠來看利好行業龍頭股,擁獨家品種的上市公司如稍作讓步,也可能用部分利潤換來放量增長,所以感興趣者仍可適當佈局處於估值洼地的優質醫藥股。”一位行業觀察人士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