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一帶一路”醞釀再起航 區域投資迎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3-19 07:30: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繼英國宣佈有意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意向創始成員國後,法國、義大利和德國宣佈將申請作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加入亞投行。至此,歐洲最大的4個經濟體均已決定加入亞投行。

  這一消息帶給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尚未演繹完畢,即將召開的博鰲論壇又給市場帶來好消息。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本屆博鰲論壇除發佈多個區域合作報告外,備受關注的“一帶一路”規劃有望在近期公佈,不排除有在博鰲論壇前後亮相的可能。

  分析人士表示,在亞投行擴圍和博鰲論壇召開的雙重催化作用下,“一帶一路”和區域發展概念將使A股迎來新一輪上漲。隨著“一帶一路”戰略逐步落實,A股市場將進入“中國創造”和“中國製造”比翼齊飛的系統性行情階段。“一帶一路”概念涵蓋的交通運輸、基礎建設等概念將繼續受追捧。

  三大主線迎利好

  業內人士表示,亞投行被世界看好,是“一帶一路”戰略重大利好。“一帶一路”初期是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緊接著是資源能源開發利用,隨後是全方位貿易服務往來,這些將為資本市場帶來多産業鏈、多行業投資機會。受益於“一帶一路”大戰略的股票很有機會成為慢牛標的,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持續高速增長,相關主題基金將迎來紅利收穫期。

  以基建為代表的“一帶一路”概念股經過2014年大漲後,進入2015年多數個股處於調整狀態。其中,三一重工準油股份中國鐵建中國中鐵振華重工中國電建柳工上峰水泥青松建化徐工機械等個股年內跌幅均超5%,同期上證指數上漲6.63%。分析人士認為,受亞投行擴圍和博鰲亞洲論壇召開臨近事件催化影響,上述“一帶一路”龍頭股或迎來一輪補漲行情。

  光大證券報告表示,“一帶一路”將是貫穿未來3年至5年的超級投資主題,目前已有50個國家參與探討,國內約31個省區市宣佈加入“一帶一路”規劃建設中來,未來鐵路、公路、航空、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突破點。可持續關注大基建(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建築龍建股份)、高鐵核電(上海電氣東方電氣中國一重中核科技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金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三大投資主線。同時第二波上漲已來臨,重點關注將要合併為中國中車的中國南車、中國北車,以及龍建股份、東南網架中冠A寶利瀝青等二線標的。

  區域投資迎機遇

  業內人士介紹,隨著一些發達國家加入,亞投行影響力將大幅度提升,對未來開展區域投資建設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有利於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便利化,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有機構測算,未來十年間,亞太區域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8萬億美元,潛在空間巨大。除中國外的18個亞投行成員國,2012年固定資産投資總金額為1.12萬億美元,而且這一投資額還在不斷增長。這對中國的高鐵、核電、工程承包設計和工程機械行業來説,相當於每年提供6-8萬億人民幣的大市場。

  分析人士表示,在優勢互補與互利共贏的理念下,“一帶一路”帶來的區域經濟整合新機遇與發展空間,磁吸效應越來越強,不斷釋放新活力。歐亞、歐非等幾個大陸板塊在交通、經貿等整合加快,市場連結將更為緊密,將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繁榮與開放。

  此外,即將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將提出多項區域合作計劃。論壇期間將發佈區域一體化進程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及新興經濟體發展報告等多個旨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題報告,促進經濟一體化發展。海南、廣東、廣西等板塊迎來投資新機遇。

  加快人民幣國際化

  業內人士説,“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無論是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投行,還是絲路基金,共同目的都是通過向“一帶一路”沿線的公路、鐵路、通信管網、港口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信貸支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謝亞軒認為,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資金支援的前提條件之一,是需要採購我國産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資源出口國,大宗商品出口占比較大。目前,大宗商品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短期內難以破解,美元持續走強對商品價格更是不利。因此,使用人民幣交易可使雙方企業避免因美元幣值波動所産生的匯率風險,規避全球貨幣政策分化引起的潛在風險。

  分析人士稱,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在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提高後,使用人民幣對相關國家提供融資,這些國家再用人民幣向我國企業採購産品便是順理成章之事。由此,人民幣國際化有利於我國資本輸出,相關國家也願意接受人民幣貸款資金,有助於保障我國的利益不受侵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