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遠端醫療 創新帶來百億投資藍海

  • 發佈時間:2014-12-02 00:31: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國內醫療資訊化建設發展起步于2003年非典之後,2009年新醫改後逐步加強院內資訊化建設、區域醫療資訊平臺,醫院與醫院間的遠端醫療不斷成熟,2014年後隨著移動醫療終端普及、醫療物聯網發展、醫療機構參與度提高,面向個人的遠端醫療商業模式逐步開始探索,2015年以後有望帶來遠端醫療的快速發展。

  百億遠端醫療市場待啟

  遠端醫療是一方醫療機構或患者邀請其他醫療機構,運用通訊、電腦及網路技術,為診療患者提供技術支援的醫療活動。遠端醫療診療模式包括三部分,分別是前端患者及醫療機構、數字化醫療設備、電腦網路平臺和數字醫療軟體所組成的資訊系統,以及後端的醫療機構或雲醫院平臺。

  遠端醫療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和更好的性價比服務,提高醫療資源的可及性、醫療品質、醫療性價比。遠端醫療為偏遠地區患者節省就醫路途費用,改善了偏遠地區醫療稀缺及分佈不均,加強了急診服務能力,為偏遠地區及城市地區患者通過網路問診減少了等待時間,實現慢性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減少住院和急診就診量,引導更多病人去社區就醫降低了整體醫療成本。

  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為例,2013年遠端臨床視頻會診為患者節省2.6億公里的旅行量;為安大略省北部患者節省1.46億公里旅行量,節省的花費達6180萬美元。對接受遠端臨床視頻會診的患者的調查顯示,有92%的患者滿意其遠端醫療服務,91%表示會繼續使用遠端醫療服務,87%的患者認為遠端醫療和醫生當面診療一樣,遠端臨床視頻會診為每味患者平均節省242加元。

  在我國,遠端醫療(包括遠端患者監測、視頻會議、線上諮詢、個人醫療護理裝置、無線訪問電子病例和處方等)市場規模2013年達22.1億元,較上一年增長20.8%,預計2017年底市場規模將達到95.8億元,其中隨著移動醫療終端普及、醫療物聯網發展、醫療機構參與度提高將是2015年快速突破發展年。

  需求政策技術協同助推

  當前全國各大醫院人滿為患,而基層醫療機構診療能力不足面臨乏人問津的問題。同時當前醫療環境存在碎片化治療情況,醫患缺乏溝通,資訊孤島現象嚴重。通過遠端醫療可以實現優勢資源縱向流動,建立分級診療,重新構建醫療體系,平衡醫療資源和患者分佈,打通醫院之間的資訊通道,能夠促進分級診療發展。

  首先,遠端醫療契合當前醫療模式轉變,能夠降低醫療費用提高醫療品質。未來醫療模式更加強調提高醫療品質、減緩醫療成本增長、改善病人和群眾的健康狀況水準,而遠端醫療是發揮作用的一個關鍵因素。

  其次,當前政府重視醫聯體建設,醫聯體實現核心是遠端醫療。2014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推進醫療機構遠端醫療的意見》要求地方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將發展遠端醫療服務作為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和解決群眾看病就醫問題的重要手段積極推進。鼓勵各地探索建立基於區域人口健康資訊平臺的遠端醫療服務平臺。

  最後,新技術的發展也使遠端醫療成為可能。遠端醫療診療包括三部分,分別是前端患者及醫療機構、由數字化醫療設備、電腦網路平臺和數字醫療軟體所組成的資訊系統,以及後端的醫療機構及醫生。隨著家用及醫用級可穿戴設備、醫用智慧APP、4G傳輸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的發展,都將逐步解決目前所面臨的技術方面問題,進而推動遠端醫療發展。

  專家預測,未來遠端醫療會像上世紀90年代門診治療一樣快速發展,接受遠端醫療的人數有望超過接受實體醫療的人數,進入遠端醫療時代。建議投資者從以下三條主線展開投資佈局:第一是醫療機構及雲醫院平臺;第二是資訊系統提供商;第三是終端智慧設備提供商,即能夠通過遠端醫療建立專科領域遠端網路平臺,同時借助第三方醫患平臺O2O模式提供線上諮詢線下提供進一步診療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