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交易暫低迷延續北熱南冷 藍籌漸顯佈局良機

  • 發佈時間:2014-11-21 00:31:0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王威  責任編輯:王文舉

  昨日滬港通進入第四交易日,在交投繼續回落的同時,也持續呈現出北熱南冷的特徵。不僅上漲個股比例及個股的平均漲幅滬股通佔優,額度使用方面,投資者“北上”的熱情也相對更高。多位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的市場人士表示,前期A股的連續反彈使得市場獲利回吐風險高企,經濟下行壓力也制約了A股的反彈高度,因此投資者觀望情緒較濃,並不會盲目搶籌。港股方面,受到兩地制度設計、投資者理念的不同以及恒生指數仍處於下降通道影響,內地投資者也不願盲目出手。但在此期間,藍籌股的持續回調為投資者孕育了佈局良機。

  交投繼續回落 “北熱南冷”特徵延續

  本週自滬港通“開閘”以來,滬股通和港股通的額度用量均呈現逐步縮減特徵,而且從額度使用情況來看,資金“北上”的熱情遠超“南下”。昨日是滬港通“開閘”的第四個交易日,市場的熱情較週三進一步回落。昨日午盤收盤時,港股通半日額度僅用了1%,滬股通半日額度也僅使用了7%。至下午收盤,兩市額度仍然富餘。據Wind資訊統計,滬股通昨日130億元的限額餘下107.24億元,使用率為17.51%;港股通昨日105億元的額度剩餘103.04億元,使用率僅為1.87%。

  對於滬港通交投日趨平淡的原因,新時代證券劉光桓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A股市場已經反彈了三個多月,滬市大盤已漲到2500點附近,AH股的溢價水準整體上也有所收窄,所以A股市場存在獲利回吐風險,此時並不是建倉的最佳時機,而香港投資者基本上都屬於穩健型的價值投資者,因此並不會盲目搶籌。此外,內地經濟發展目前有一定的下行風險存在,經濟增速放緩也制約了A股市場的總體反彈高度。但從目前來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伴隨著經濟調結構,以及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將為A股市場帶來較大的投資機會,再加上大盤藍籌股仍然估值較低,對海外市場還是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近期滬港通相關個股衝高回落,市場缺乏盈利效應推動;另一方面,在滬港通運作前,相關題材個股已有明顯反應,甚至大幅上漲,因此在滬港通正式開通後,相關投資者也存在落袋為安的可能。此外,香港的融資成本明顯低於大陸,不排除部分大陸資金繞道香港融資,再買A股的可能。”光大證券曾憲釗則指出,“如果港股與A股價差增大、深港通推出及外資入二級市場政策放開,則可能預示著滬港通交投將逐漸趨熱。”

  除額度使用情況外,個股北熱南冷的特徵也十分明顯。雖然整體來看,標的股均漲少跌多,但滬股通整體表現略優於港股通。滬股通方面,521隻正常交易的標的股中有206隻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有287隻下跌,上漲個股佔比達39.54%,正常交易個股的平均跌幅為0.09%;與之相對,港股通方面,昨日正常交易的263隻標的股中有91隻實現上漲,佔比為34.60%,另有150隻下跌,但正常交易個股的平均跌幅達0.34%。

  對於滬港通呈現出北熱南冷特點,市場人士認為這與兩地制度設計以及投資者理念不同有關。劉光桓認為,首先,內地投資者大部分以散戶為主,對香港市場還需要一個適應學習的過程;其次,港股通有50萬元的門檻,這把很大一部分風險偏好高的中小投資者攔在了門外,只能“望港興嘆”;再次,香港市場是一個開放性的國際市場,交易對手為國際投資大鱷、專家高手、機構等,而且香港市場的T+0,以及沒有漲跌停板限制的規則也意味著,一旦投資標的出現大的波動,就會造成巨大損失,所以敢於試水的內地投資者還是少數;最後,恒生指數仍處在下降通道之中,內地投資者因此也趨於謹慎。

  藍籌股連續回調孕育佈局機會

  本週一滬港通“開閘”以來,上證綜指從本輪行情的最高點2508.77點一路回調至昨日收盤時的2452.66點,而這與藍籌股的持續調整密切相關。本週以來金融股連續領跌,直至昨日金融股企穩,上證綜指才收出本週以來第一根小陽線。市場人士紛紛表示,隨著滬港通的開閘,藍籌股或因為近期的持續回調而迎來了佈局機會。

  金百臨諮詢秦洪告訴記者:“一方面,A股銀行股的市盈率只有不足5倍,市凈率則不足1倍,但股息率高達5%;另一方面,港股的投資者對金融股、股息率較高的品種情有獨鍾,所以擁有高股息率、低估值等諸多優勢的銀行股、保險股自然成為香港投資者的最佳投資對象。因此此類個股的買盤力量料將源源不絕,而每次回落均是港股投資者極佳的低吸良機。與此同時,長江電力等擁有強大現金流優勢的水電股以及部分燃氣股等公用事業股,也有望迎來一輪估值復蘇行情。”

  劉光桓也持有類似觀點。他表示,滬港通打開了A股市場的一扇門,從中長期來看是重大利好,在引來源源不斷活水的同時,可以重樹A股的價值投資理念。由於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基本上秉承著價值投資思路,因此以銀行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由於估值低、分紅率高,流動性好,是機構投資者的最愛。特別是經過近三個月以來的反彈,這些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的股性已經被激活,投資者對於“大象起舞”習以為常。因此這些股票的持續回調正是佈局良機。其次,A股中的醫藥、食品、軍工、核電等這些港股沒有的特有品種也會持續受到市場的關注。最後,由於內地經濟結構調整,改革紅利還會不斷釋放,土地改革國企改革、新型城鎮化等也是未來投資的重點,並會不斷演繹出波段性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