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多部委推新能源汽車産業市場化 監管模式或現變革

  • 發佈時間:2014-09-09 08:56: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萍疾坎砍ね蚋�6日在2014年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表示,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關鍵節點,多部委將分別採用多種形式,共推新能源汽車産業市場化進程。其中科技部正在抓緊制定“十三五”電動汽車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發改委人士則表示將針對目前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過程中包括“前置審批”在內的諸多問題進行改革。業內預計,隨著相關部門的合力推進,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從此前“政策軌”切換到“市場軌”的腳步或將提速。

  啟動“十三五”科技規劃制定

  為了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産業市場化進程,科技部近期啟動了“十三五”電動汽車科技規劃的制定。科技部部長萬鋼在2014年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指出,“該五年計劃要為2020年退出相關補貼之際,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全要素的競爭方面打下基礎。”

  萬鋼表示,“十三五”電動汽車科技規劃將緊跟電動汽車産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經濟發展,把握關鍵重點,在下一代電機電控系統、新能源汽車的智慧化技術和安全等重點領域開展技術攻關。

  在動力電池方面,要加強新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如開展高電壓材料、副離層材料,硅碳負極板等多元新材料的研究和電極、電解質的研究來提高電池性能;要研發高功率極片、芯結構的電池組,儘早實現專利佈局;在正負極、鋰離子生産方面提品質、降成本進行基礎關鍵技術的研發。

  在電機方面,科技部則強調要聚焦驅動電機,研發高性能電力電池裝置,開發出高效量輕的電池系統,提升電機系統的核心競爭力。在整車控制和資訊系統上面,要瞄準電動汽車與資訊化技術相互融合的新趨勢,鼓勵企業將網際網路技術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結合,將智慧電網、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等資訊技術深深地融入到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上,大力開展智慧化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研發與應用。

  此外,科技部還強調要創新商業模式,優化提升電動汽車産業鏈和價值鏈,在繼續支援整車企業自主研發各類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這些驅動的同時,重視新型的鋁鎂核心技術材料、碳纖維材料等新材料在電動汽車中的應用。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指出,在“十二五”規劃中確立了純電驅動的技術轉型戰略,其中包括“三步走”的産業化推進戰略:第一步是2008年奧運會示範開始,第二步是2010年推出的“十城千輛”,明年將是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産業處於醞釀期,第二個階段正處於産業的導入期,這個階段的目標是新能源汽車達到汽車總銷量的1%左右,在2015年、2016年、2017年會達到這個目標,然後就會進入成長期。

  監管模式或現變革

  國家發展改革委産業協調司司長年勇直言,目前中國汽車産業的宏觀管理在某些方面還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産業發展、汽車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提高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必須走兩條道路:一條是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條是汽車産業的宏觀管理走上法治化道路。

  有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隨著相關扶持政策的陸續到位,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從“政策軌”切換到“市場軌”的窗口期正在來臨。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十字路口的時間節點,相關監管部門或通過放大市場力量來撬動整個市場的崛起。

  面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新形勢,年勇建議從三方面對監管模式進行完善。首先是推動創新,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解決我們面臨的能源交通安全問題,推動産業技術進步。其次是通過立法,改變過去傳統的管理模式。使管理逐漸走向法治化,使法律能夠覆蓋汽車産業的全生命週期。第三是推動監管改革,改變過去重前置審批的監管模式,進一步採取多種措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使管理水準管理能力能夠適應經濟發展、産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

  汽車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意味著今後包括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內的自主品牌汽車産業的發展將更加重視市場的力量。通過市場間企業的競爭與合作,帶動整個産業儘快從此前的“政策軌”切換到“市場軌”。

  市場化關鍵在服務

  萬鋼對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主要建議也同樣落腳于市場化。他指出,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首先要堅持市場導向,激發企業的活力,引導企業自主加大研發投入,使企業成為研發的主體,使企業成為加強産學研合作的主體,使加強産學研合作成為增效的內升動力,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産業化、商業化。同時還要引導創業投資和社會資本,加大對於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支援,探索建立新型科技、創新投融資平臺,為不同企業提供多樣化的投融資服務。

  此外,要優化市場環境,清除體制障礙。在安全、環保的前提下,降低新能源汽車市場準入的門檻,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社會資本的投入。要完善標準、健全法規、嚴格監管、著重破除地方保護的壁壘,建立統一有序的市場環境,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公平競爭,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可持續發展。

  業內分析認為,在監管模式變革的背景下,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加速制定及出臺,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市場化的速度有望加快,真正依靠市場的力量帶動整個産業發展的時刻有望提前到來。

  “傳統的汽車産業面對的是年銷量超過2000萬輛的巨大市場,因此車企在傳統領域裏的競爭只要苦練內功就能達成,而新能源汽車市場不僅極為微小,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本身也存在認知不足等系列問題,所以在新能源領域,除苦練內功之外,還必須內外兼修,做好用戶服務。而後者可能是取勝的重要條件。”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介紹説,“對車企來説,基於技術層面上的優勢都有可能被複製和超越,但基於服務的創新則不容易被模倣,也有利於企業差異化特色的打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縮小 默認 中國證券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京ICP證 140145號

  

新能源汽車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小康股份 20.49 8.36%
2 振華科技 14.40 5.96%
3 雙環傳動 9.85 4.57%
4 樂視網 4.95 3.99%
5 萬安科技 11.70 3.91%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堅瑞沃能 6.86 -9.97%
2 雙林股份 18.51 -5.61%
3 海源機械 16.64 -3.70%
4 長園集團 17.19 -3.54%
5 奧 特 迅 17.36 -3.23%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