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李鬼”的新噱頭

  • 發佈時間:2016-04-29 04:30:4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陳瑩瑩

  “我怎麼也想不通,這家公司看起來這麼大、這麼正規,而且在市中心最高檔的寫字樓辦公,甚至在電視臺的黃金時段打廣告,怎麼能説跑就跑了呢?我的錢真的就這麼打了水漂了嗎?”類似的疑問,中國證券報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並不是第一次聽到,而每一位受騙的投資者背後都有一段“血淚史”。

  專家表示,近年來,非法集資組織結構愈加嚴密,專業化程度高,假借迎合國家政策,打著“經濟新業態”、“金融創新”等幌子,噱頭更新穎、迷惑性更強,使投資者無法辨別“李逵”和“李鬼”。

  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坦言,一些犯罪分子不惜投入重金,通過電視、報紙、網路等各類媒體進行包裝宣傳,邀請名人、學者和官員站臺造勢,欺騙誤導性較大。與此同時,非法集資網路化趨勢日益明顯,不僅傳統的集資方式借助網際網路轉型升級,從線下向線上轉移,而且不規範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大量涌現,借助網際網路開展宣傳、銷售、資金支付和歸集等,實現線上線下全面結合,使得非法集資傳播速度更快、覆蓋範圍更廣、産品銷售更便捷、資金轉移更迅速,大大突破了地域界限。

  值得注意的是,“李鬼們”最青睞那些中老年投資者,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類人群資訊相對閉塞、容易上當受騙。這類人群經常通過報紙、雜誌、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接觸涉嫌非法集資的廣告,並非常信任廣告的內容,這在很大程度上對非法集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此,公安部相關負責人提醒投資者,要增強風險意識,審慎理性投資,防止自身利益受損。

  投資者尤其需要對類似情況保持高度警惕,包括以境外公司名義,虛假宣傳所謂投資境外理財、黃金、期貨等項目,有的在境外,如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國家的高檔酒店召開“投資”推介會;收款賬戶係以外國人名義在境內開立的賬戶,用於接收投資人的投資款;公司網站註冊地、伺服器所在地在境外或公司高管係外國人,進行虛假宣傳的;以網路虛擬貨幣升值、現貨交易、資金互助、黃金、貴金屬、期貨、外匯交易等為噱頭,引誘投資人投資,尤其是鼓勵發展他人並給予提成;頻繁變換網站名稱、投資項目;公司網站無正式備案;以個人賬戶或現金收取資金、現場或即時交付本金即給予部分提成、分紅、利息;許諾超高收益率,尤其是許諾“靜態”、“動態”收益;明顯超出公司註冊登記的經營範圍,尤其是沒有從事金融業務資質;在街頭、超市、商場等人群流動、聚集場所擺攤、設點發放“理財産品”廣告,尤其以中老年人為主要招攬對象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