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專業”才能雙贏

  • 發佈時間:2016-03-24 01:26: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多位私募投資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的宏觀環境下,資本更加青睞TMT、科技型企業,傳統的製造類、消費類創業企業幾乎“拿不到錢”。這也引發許多投資人士的擔憂:資本狂潮的到來,會不會讓已經初現泡沫的TMT行業變成“一地雞毛”?

  一位長期看TMT行業的PE人士坦言,“目前許多TMT、科技型企業的估值本來就被炒得非常高,如果銀行資金也介入進來,到時候定價市場會不會亂了套?”該人士進一步表明自己的擔心,稱一級市場“看上去很美”,但未必就適合傳統的商業銀行,雙贏變成多輸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

  對於試點初期面臨的挑戰,楊馳認為,首先是文化的挑戰,傳統的信貸文化強調低風險,追求穩定的回報率,而股權投資更看重企業的高成長性。其次是項目選擇的挑戰,銀行放貸款首先要考察盈利情況,投貸聯動則更加看重持續經營能力,銀行需要更新原有的風險評價體系。最後是人才和技術的挑戰,商業銀行傳統上缺乏熟悉資本市場的人才,對於初創型企業的風險評估技術也處於起步階段。

  陳道富認為,商業銀行需要從原有的經營模式和評價體系中走出來,根據投貸聯動業務的特點,建立適應投貸聯動業務發展需要的評價體系和指標權重。與此同時,監管部門也面臨新的挑戰,需要進行監管框架的補充構建。如此,才能確保投貸聯動讓銀行轉型平穩進入“新藍海”。

  閆冰竹認為,未來投貸聯動試點穩步推進,還需政策層面進一步加大支援力度,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繼續完善財稅、擔保、信用體系等配套政策,設立政策性擔保風險補償基金,産業引導基金等,支援商業銀行投貸聯動。二是鼓勵有實力的中小銀行設立眾創空間等平臺機構,發揮中小銀行的客戶優勢,打造多樣化的創新孵化器,實現投融資快捷對接。三是搭建資訊共用平臺,加強商業銀行與券商、律師等仲介機構的聯動,積極對接創業板、新三板等場內及場外資本市場,打通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充分發揮資本市場融資、定價、退出等功能,引導更多資金進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