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嚴防交叉産品風險 信託配資難現瘋狂

  • 發佈時間:2016-03-22 01:43:2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夏村

  近日,市場傳言商業銀行恢復配資業務。中國證券報記者調查了解到,以前銀行配資業務主要對接傘形信託和單一結構化産品。目前傘形信託已基本銷聲匿跡,單一結構化産品的開展則取決於信託、基金子公司是否將交易系統轉入券商PB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試,來自券商資訊顯示,目前至少近三分之一的信託公司已轉入PB系統,具備開展單一結構化産品的條件。

  不過,當下各方對於單一結構化配資産品都較為謹慎,難以出現去年傘形信託式的瘋狂。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防範跨行業、跨市場的交叉産品風險被列為今年信託重點監管工作之一。權威人士表示,信託業務涉及多個領域,但這並不意味信託公司可以游離于多個監管部門之外,開闢幾不管的交叉地帶,實現無序野蠻生長。權威人士進一步表示,信託公司凡涉及證券、股票投資業務的,都要嚴格遵守證監會的有關規定。

  信託公司陸續轉接PB系統

  去年清理場外配資波及單一結構化信託産品。2015年9月17日,要求清理的信託産品賬戶範圍包括“優先級委託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後級委託人以投資顧問等形式直接執行投資指令的股票市場場外配資。”同時,監管機構要求證券公司應當與客戶協商採取多種依法合規的承接方式,其中之一便是取消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許可權並改用合法交易方式等方法處理。券商PB系統則被認為是一種合法交易方式。

  因此,接入PB系統成為開展單一結構化證券信託業務的重要前提。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由於涉及券商與信託風控標準的統一、技術的銜接等因素,多數信託公司的證券信託介面轉換進程較為緩慢,截至去年10月底,只有極少數信託公司接入PB系統。這就意味著,單一結構化信託産品儘管沒有暫停,但具備開展這一業務條件的信託公司數量大幅減少。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系統調試的進行,目前接入PB系統的信託公司數量在陸續增加。某大型券商人士就透露,已經有20家信託公司接入其公司的PB系統。也就是説,截至目前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信託公司具備開展單一結構化信託業務的條件。與此同時,來自信託公司與銀行的資訊亦顯示,作為單一結構化信託優先級資金的主要來源,目前銀行理財資金頗為熱衷二級市場配資。

  嚴防信託交叉産品風險

  不過目前情況顯示,各方對於單一結構化配資産品都較為謹慎。近期東興證券的一份研報就表示,目前多家銀行均在開展單一結構化産品配資業務,對杠桿和創業板持倉規定都比較謹慎。該研報舉例稱3家著名的股份制銀行的杠桿比例均不超過1:2。另有證券信託業務人士和券商人士透露,目前劣後級客戶對單一結構化配資業務的需求並不大,業務量只是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中國證券報記者獨家獲悉,防範跨行業、跨市場的信託交叉産品風險被列為今年信託重點監管工作之一。近期,相關權威人士就表示,在信託監管方面加強同有關部門的監管溝通協調,統一監管規制。

  權威人士進一步表示:“信託業務涉及多個領域,這是其業務特點,但這並不意味信託公司可以游離于多個監管部門之外,開闢幾不管的交叉地帶,實現無序野蠻生長。相反,信託公司凡涉及證券、股票投資業務的,都要嚴格遵守證監會的有關規定;凡涉及保險業務的,要嚴格遵守保監會的有關規定;凡涉及外匯業務的,要嚴格遵守外管局的有關規定;凡涉及類信貸業務的,當然也要遵守銀監會的規定。同時,加強信託公司與銀行、證券、保險、非正規金融等四個市場之間的防火牆管理。”

  知情人士透露,去年有關部門互相配合工作,開展了以傘形信託、證券賬戶配資清理和股市維穩為主要內容的專項監管行動,對可疑賬戶認真核實,逐一約談相關信託公司主要負責人,通報監管意見,開展自查自糾,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