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傘形信託産品基本清理完 大量單一結構化信託終止

  • 發佈時間:2015-10-28 07:08:19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一場浩浩蕩蕩傘形信託清理風波,不僅讓傘形信託成為歷史,也將合法合規的單一結構化信託産品置於無比尷尬的境地。

  據證券時報信託百佬匯記者了解,目前傘形信託産品已基本清理完畢,大量結構化信託産品也因不適應功能尚不完善的券商PB系統交易,主動提前結束。

  而由於第三方交易系統遲遲未獲中證協認證通過,新增單一結構化産品發行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存續産品須由PB端口交易

  2015年8月底,證監會針對場外配資再出重拳,發文要求券商徹底清除違法違規的配資賬戶,並要求清理整頓工作原則上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個別存量較大的公司不得晚于10月底前完成。

  在這場清理風波中,傘形産品“終止”毫無商量餘地,優先級委託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後級委託人以投資顧問等形式直接執行投資指令的單一信託産品亦被列入清理名單。正常合規的結構化信託産品得以“保全”,但該類結構化賬戶必須放棄使用外部資訊系統下單,採用券商自身的PB等端口進行交易。

  所謂券商PB業務,即指面向對衝基金等高端機構客戶提供集中託管清算、後臺運營、研究支援、杠桿融資、證券拆借、資金募集等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的統稱。值得一提的是,該業務的基礎在於券商託管。

  券商PB系統功能尚不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從表面看來,單一結構化産品在此次配資清理風波中被監管層“網開一面”,但卻在實際操作中陷入無比尷尬的境地。

  也正因如此,近段時間信託公司單一結構化産品規模急劇縮水,新産品發行基本停滯。

  此前證券投資信託産品所用的恒生、銘創等第三方交易系統,不僅具有程式化追保、平倉功能外,還可以通過DIY程式進行有選擇的策略交易。而相形之下,多數券商的PB業務目前發展則相對遲緩。

  據悉,目前券商PB系統水準分化較大,部分券商是可以實現為機構提供複雜産品設計、虛擬子賬戶估值、高水位法計提業績報酬、單個投資者單筆計提業績報酬和投資收益等個性化的服務的,一些券商則還停留在分倉、計算凈值、清算等基礎功能。

  更讓信託方難以接受的是,與之合作的部分券商尚未開發PB業務,根本沒有PB系統。

  大量單一結構化産品提前終止

  據信託百佬匯記者了解,由於無法適應功能尚不完善的券商PB系統交易,大量結構化信託産品選擇提前結束。

  “我們沒有一隻結構化産品轉由券商PB系統交易。”某中型信託公司證券投資業務部門相關人士稱,由於券商PB系統無法滿足公司此前設定的産品風控要求,公司一直勸説客戶提前終止産品,除卻賬戶中仍有停牌股票的産品,基本均已提前結束。

  正因如此,上述人士所在部門託管資金由100億縮水至不足20億元。“部門此前託管産品包括傘形信託和單一結構化,兩者比例各佔一半,目前剩餘的資金兩者均有。”他説。

  另有信託公司相關人士透露,部分沒有PB系統的券商選擇直接關閉單一結構化産品端口,有的也允許存續信託産品按照他們認可的方式整改繼續交易。“但這種方式今後能否得到監管層認可我們並不確定,所以在主觀上也提示過客戶風險。”

  信託不願為券商“做嫁衣”

  實際上,在大量單一結構化信託産品提前結束的同時,新增産品發行亦陷入停滯。

  數位信託相關人士表示,出現這種情況包含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券商PB系統無法滿足信託方交易、風控等要求,信託公司普遍持有清理存續結構化産品的傾向;另一方面的原因更加突出,券商如今具有清算、託管等一系列資格,完全可以跳過信託公司直接與客戶架起業務聯繫,很多信託公司認為接入PB系統其實是為券商輸送客戶資源。

  “每一單業務都像給他們介紹客戶,這種一錘子買賣我們才不做呢!”北京某中型信託公司證券投資業務部門負責人表示,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僅保留少量結構化産品,同時將業務重點放在定向增發産品和自營業務。

  南方某信託公司相關人士向信託百佬匯記者反映,業界對外部系統重新接入券商熱切期盼,但這個尷尬的時點實在不願意多做。

  另有業界人士觀點更為悲觀,“感覺這種結構化業務風險很大,我們都不敢做了。”

  外部系統重新認證杳無音訊

  按照監管層此前表達的監管旨意,今後外部系統仍有接入證券公司的可能。

  今年6月12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佈的《證券公司外部接入資訊系統評估認證規範》指出,若證券公司需要使用外部接入資訊系統,應當經協會評估認證。證券公司已使用外部接入資訊系統的,應當在自查整改完成後報協會評估認證。

  在此前券信兩大機構的溝通中,券商方面也表達過此類意思。如廣發證券就曾發給中融信託一份《關於暫停外部資訊系統接入許可權的告知函》顯示,其“將於9月18日收市後暫停外部資訊系統接入許可權,並在完成清理後根據貴司請求報中國證券業協會申請評估認證”,並告知中融信託“可以繼續通過我司自有的網上交易平臺及手機證券平臺進行操作”。

  “券商、第三方系統等目前的精力是在處理清理場外配資遺留的問題,第三方系統重新認證沒有時間表,而且若真前往中證協評估認證,相關第三方系統是否能夠通過也是存在變數的。”信託公司相關人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