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十年故事”跌宕起伏

  • 發佈時間:2016-03-14 00:26: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6年早春,在《十年一夢》出版十年之後,記者與同事在北京南城的一座不起眼的寫字樓裏,拜訪了青澤投資公司。公司大約十來間辦公室,環境簡單整潔,幽靜樸素。青澤先生四十多歲,看上去清瘦斯文,眼光炯炯有神。

  在人們津津樂道的期貨群英中,青澤這個名字並不陌生。

  2005年,一本《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以交易札記的形式剖析了一位期貨投資者的心路歷程,也將青澤其人帶進了數以萬計期貨投資者的視野。

  “我最早了解到《十年一夢》與青澤先生,緣起于一個期貨資産1個多億的前輩推薦的書單。這位前輩將《十年一夢》反覆閱讀了數十遍,就如同青澤在《十年一夢》裏説的將利弗莫爾的《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閱讀無數遍一樣。”一個在期貨交易中頗有成就的投資者説。

  最近幾年,人們在談論期市江湖時,總是不經意間聯繫到金庸先生筆下的數位有名堂的人物形象,比如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等等。青澤其人,則不禁讓人聯想到《射雕英雄傳》中,那位黃蓉一直唸唸不忘、脾性相投的“二師父”——朱聰。

  朱聰,外號妙手書生,斯文的外表下暗藏絕技與殺氣,重道義而輕禮教,兵器是一把破油紙扇的扇骨,善察機關,盜術天下無雙,獨創“分筋錯骨手”,後傳于郭靖。

  “我是個天性散漫的人,從上學、工作到進入投資市場相當長一段時間,都不太願意受過多的約束,也討厭那些讓人規規矩矩的條條框框。”青澤在其書中稱,自己年輕時候對古代魏晉風流名士頗多傾慕,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待人接物的態度才逐漸從原來的漫不經心、孤傲激進變得相對嚴謹、穩健。

  但在交易上,青澤稱自己至今仍然屬於進攻型的、風險偏好較高的風格。

  在投資理財領域,二十年間,大大小小的出版社所推出的暢銷書層出不窮,然而經得起時間和市場檢驗的,《十年一夢》是為數不多的經典之一。從“327”國債一夜暴富到兵敗蘇州紅小豆、激戰海南咖啡,在中國期貨市場野蠻生長前十年中,青澤以己身的笑和淚還原了這段歷史的血肉。在歷經無數輸贏起伏的掙扎之後,他對於徘徊在天堂和地獄之間的交易心路歷程做了入木三分的刻畫,這是眾多期貨投資者的共鳴所在,也是《十年一夢》經久不衰的原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種閱盡滄桑的感受,在期貨市場無疑被放大了好多倍。

  在《十年一夢》中,有好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比如,和許多擁有戲劇人生的期貨投資者一樣,1995年,青澤在大起大落中第一次見識了期貨投資的殘酷。1995年2月23日,持有9000多手國債期貨327合約、後又追加5000手的他度過了人生中最為濃墨重彩的一天——一天暴賺690多萬;5月份,幸運女神再次光臨,國債期貨被叫停推漲國內股市,他手中被套牢的股票直衝雲霄。6、7月份,青澤開始踏入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而8月份蘇州紅小豆一戰,鉅額虧損又將他從天堂拽入地獄。

  “上窮碧落下黃泉,這一年我的命運像過山車一樣急劇變化,我獨自一人徘徊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青澤説,爾後數年,自己一直在爆倉和東山再起之間顛簸起伏。

  “雖然我的第一次期貨投機並沒有賺到多少錢,但這種事一個人只要幹了一次,就像上了賊船,想下來就不容易了。”他説。

  現在,距他的“十年一夢”已經又一個十年過去,如果有什麼能夠記錄他這十年的新變化,大概可以從以下兩個名字中發現蛛絲馬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