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商所強化監管 保護投資者利益

  • 發佈時間:2016-03-04 00:31:0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超

  近期,中國證監會對陶某、傅某二人操縱“膠合板1502”期貨合約案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市場禁入等行政處罰。這一案件是如何發現的?處於一線監管的交易所如何防範和查處打擊此類違規違法交易行為?大商所監察部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了相關工作內情。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防控市場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是大商所市場監管工作的原則,多年來,大商所堅持這一原則,通過強化市場監控、異常交易監管、自律處分、上報證監會調查、制度建設等幾方面工作,加強市場監測監察工作,以“零容忍”的態度從快、從嚴、從重查處期貨市場各類違規違法行為,堅決遏制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抓細抓實,以保障市場的平穩運作和保護投資者利益,促進市場功能發揮。“膠合板1502”案件的發現、上報、調查等即是交易所加強市場監察、查處打擊違規違法行為的結果。

  這位負責人介紹,大商所市場監察工作的一大利器是建設有一套高性能的監控系統,能夠動態嚴密監控市場風險和違規行為。交易所目前使用的是自主開發的監察監控系統,該系統涉及風險監測、實時監控、違規預警等幾個方面,具有高性能、高智慧、重警示、重效能等特點。大商所監察人員通過該系統密切監控市場,對於發現的違規違法苗頭和線索,及時分析、及時上報。交易所還根據市場變化、監管要求及違規新形式不斷改進系統設置,更好地滿足市場監察監控工作需要。2013年以來,大商所監察部門通過該系統從交易、持倉、盈虧、市場異動等方面共排查違規線索30余萬條,篩查異常交易線索3000余起,“膠合板1502”案件線索即是在2014年12月,由監控人員在多項指標篩查時發現的。

  該負責人説,監控系統是市場監察工作的基礎手段,關鍵還在交易所認真履行一線監管職責,從快、從嚴查處違規行為,防止違規行為後果的擴大和風險累積。2013年以來,交易所查處了自成交、頻繁報撤等異常交易近800次,查處違規行為400余起,對近300名客戶採取了限制出金、限制開倉等措施,幫助客戶挽回經濟損失共計1000余萬元,有效防控了風險。同時,交易所發現並上報中國證監會調查的案件10起,“膠合板1502”涉嫌市場操縱案件就是其中的一起。該起案件發現後我所組織了研究,加強了與證監會溝通,提高了違規線索的分析和上報案件的品質;案件調查過程中,全力配合中國證監會調查工作,派人參加調查組,為案件的順利偵破發揮了積極作用。

  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説,客戶合規交易是市場穩健運作的基礎,強化合規交易也是防範市場違規和風險的主要手段。近年來大商所從嚴對客戶實際控制關係、程式化交易進行監管,強化會員合規經營和投資者合規交易。在交易所的要求下,截至2015年底,共有2000余組5000余個客戶向大商所申報了實際控制關係賬戶,有10多萬個客戶向大商所申報了程式化交易。特別是在2015年,大商所結合私募基金、大型産業客戶參與度高、發展快的特徵,從嚴監管私募基金、大型産業企業等客戶實際控制關係,督促了私募基金、大型産業客戶30余組共計400余個客戶實控賬戶的申報工作,為交易風險防控打實了基礎,提高了市場整體合規水準,保障了市場的平穩運作。

  制度的建立完善是監察工作和市場合規水準提升的保障,也是監管能力提升的體現。2013年以來,大商所在加大違規查處力度的同時,注意總結,推動了相關制度的建立完善,促進了市場合規交易水準的提升,有效防控了違規交易及市場風險的發生。如2013年,針對市場接連發生通過對敲盜取他人賬戶資金案件,大商所積極研究對策,並配合中國證監會做了大量的分析調研工作,推動了期貨市場限制客戶當日平倉盈利出金制度的完善實施,較好地遏制了對敲盜取資金案件的發生。2014年,大商所與大連公安局建立了期貨市場違法犯罪監管協作機制,協手加強對期貨市場違法行為的查處。2015年,大商所在監管實踐中發現,期貨公司、第三方交易終端軟體服務商在客戶交易終端資訊的記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了相關的改進建議,為進一步完善期貨市場客戶終端資訊管理的標準化、規範性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