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樓市緣何成為資産保值“安全墊”
- 發佈時間:2016-03-02 02:30: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 李宇嘉
春節前後一般是樓市淡季,但今年春節前後的樓市卻從往年的“倒春寒”轉變到了“高溫天”。重點城市普遍暴漲,甚至出現搶房、業主幾次漲價、交易中心排長隊過戶等恐慌性購房現象。問題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國家在樓市政策上一直堅持因城施策、分類調控,北上廣深被排除在“去庫存”利好政策外,房價緣何暴漲呢?
目前,業內有一股很有分量的聲音,認為重點城市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援樓市火爆,例如資源的吸附能力很強,人口凈流入是長期態勢;土地供給緊縮,中心區無地可供,地王此起彼伏,供求矛盾長期存在並相互推動;産業轉型,收入水準較高;高凈值人群、高收入居民集中,投資需求強烈。總而言之,這類觀點認為,重點城市的樓市是比較健康的、有基本面支撐。
筆者認為,固然有基本面因素的作用,但這些因素過去也存在,其他城市也存在,難以解釋近期重點城市房價暴漲。筆者認為,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重點城市房價暴漲,首要原因就是利率水準和購房成本降至新低,杠桿水準提至新高所推動。由於外來人口凈流入,重點城市需求空間很大。截至2014年底,北上廣深適齡購房人群(25-44歲)佔常住人口的比重在30%-50%之間,近年來年均流入人口在20-30萬人左右,加上支付能力不足積累的需求,以及學位房、“以小換大”等換房需求,在上述優惠政策激勵下,購房門檻降低,這些人群加快入市,推動房價上漲。
此外,經濟景氣度下行,希望樓市穩定以托住經濟。今年以來“去庫存”利好此起彼伏,特別是春節前後,提杠桿、降成本政策頻出,市場預期明顯好轉。同時,股市經歷了從“大牛市”到“震蕩下行”的轉變,與樓市“蹺蹺板”效應再次顯現,理財産品收益率大幅下行,創業創新告一段落。於是,市場上出現了所謂的“資産配置荒”,重點城市樓市成了保值增值的“安全墊”。招商銀行和貝恩資本發佈的《2015中國私人財富報告》,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五個省市的高凈值人群數排名全國前5位,近期房價上漲也集中在這些區域。
筆者認為,不管是需求在政策激勵下跑步進入樓市,還是高收入人群投資樓市,這些本身都沒有問題。關鍵是,房價上漲預期強烈的情況下,各類投機需求、短期炒作入市,這或許是近期深圳和上海等重點城市房價暴漲的重要原因。由於低成本、高杠桿,個人融資很便利,房價上漲能輕鬆覆蓋成本,投機需求、短期炒作難以避免。據深圳鏈家的數據,2015年底以來,深圳二手住房市場投資客(明確買房非自住)佔比從2015年三季度的20%上升到30%,是2011年的3倍。
同時,近年來網際網路金融創新轟轟烈烈,近期發生的上海鏈家事件暴露出樓市場外融資的問題。在標的理想、房價上漲預期、融資便利的激勵下,以“首付貸”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在P2P平臺上非常受歡迎。事實上,2014年以來,平安好房、搜房網、世聯行和其他P2P平臺也推出類似的金融産品。因此,不具有首付能力的購房者也進入了市場,特別是一些獲取短期收益的客戶。這樣,房貸對於杠桿的限制,比如首套房貸首付3成、第二套房貸首付7成,或許就被突破。實際杠桿水準的抬升,會極大地刺激短期內的需求和對房價的承受能力。
另外,商業銀行一直將房貸作為優質資産看待,在經濟景氣度下行背景下更是如此。融360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23日,35個重點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全部跌破5%,降至歷史新低,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被各大銀行視為房貸必爭之地,相應給予的優惠也最多,首套房貸利率低至8.2折。而且,近年來一些中小銀行紛紛發放消費貸款、信用貸款等,這些貸款很多也流向了樓市。
防止房價大起大落,一直是政府在樓市管理上的基本思路。從今年1月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房價指數看,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房價出現大漲,而且其中摻雜了投機炒作,這對穩定金融秩序、避免資金“脫實入虛”非常不利,也起不到“穩投資”、“去庫存”的效果。因此,政策適當干預是必要的,近期上海和南京已經發佈了相關政策。比如上海禁止仲介參與炒作、故意製造緊張氣氛,南京打擊捂盤惜售,而深圳樓市調控政策經媒體口口相傳,似乎也要呼之欲出。筆者認為,當前重點城市樓市情緒亢奮,杠桿較高,投機炒作明顯,政策抑制是必要的。
但同時,全國正在“去庫存”,樓市之於經濟“穩增長”、新型城鎮化“促轉型”具有雙重作用,重點城市樓市“領頭羊”意義也很重要,故不會實施嚴厲的打擊政策。相反,政策會有針對地抑制投機炒作、非正常加杠桿等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讓房價回歸基本面驅動。因此,筆者認為,各地調控政策出臺以後,未來重點城市的樓市會有一段時間的平靜。近日,央行超預期降準,意在釋放低成本資金配合“去庫存”。由此,未來政策利好、利率和成本繼續“雙降”趨勢很明顯,甚至會出現負利率的預期,重點城市房地産資産屬性越來越明顯,未來房價依舊會處於上漲通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