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掛牌公司“站在三板望主機板”陣營擴大

  • 發佈時間:2016-02-16 00:56: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小偉

  從投融資便捷性和交易流動性改善等多方面而言,2016年新三板市場內部分化將趨明顯。業內預計,新三板掛牌公司的分化有望沿著兩大脈絡展開:一是二季度將實施分層制度;二是註冊制改革和“轉板”預期將使部分公司躍入新的交易場所。

  機構人士指出,隨著越來越多公司加入“站在三板望主機板”陣營,新三板制度完善和轉板機制也有望儘快成行。

  接受IPO輔導

  2016年以來,站在“新三板”市場中眺望主機板的掛牌公司家數提升,明顯表現就是通過公告披露接受券商IPO輔導及相關進展的公司數量大幅增多。

  以1月首周為例,先後有九典制藥、聖迪樂村、科宏生物、富泰股份、指南針等多家公司披露開始接受IPO和上市輔導。指南針公司1月7日發佈公告,向北京證監局報送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材料,並於7日收到北京證監局下發的《關於北京指南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登記的受理函》。公司指出,已進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輔導階段,未來若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或有權審核機構提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文件並獲得受理,公司將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申請股票暫停轉讓。

  wind統計顯示,2015年4月9日至2016年1月7日,股轉系統官網共公佈了58份關於企業參加上市輔導的公告。排除重復文件後,正在準備轉戰A股主機板或創業板市場的掛牌公司超過50家。

  機構人士指出,2015年的1月至9月期間,只有4、5、7三個月份有企業發佈擬申請IPO公告,且每個月分別只有一家。從2015年10月開始,申請的企業數量呈現逐漸上升趨勢,特別是12月,申請數量甚至超過此前11個月的數量總額。2016年伊始,這種上升勢頭獲得延續,1月就達18家;2月雖然僅僅過去幾個交易日,但也有好買財富、天地壹號等4家掛牌企業發佈了接受IPO輔導的提示性公告。

  這些近期發佈IPO意向的公司廣泛分佈于製造業、網際網路、金融、環保等多個産業,凈利潤規模較大為它們的共同特點。半年報顯示,多數掛牌公司2015年前6月凈利潤在1000萬元到7000萬元之間,且同比均出現增長。

  相關風險受關注

  海容冷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新三板公司。公司于2015年4月發佈公告,宣佈接受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輔導券商為國金證券。同年10月海容冷鏈再發公告,表示通過了青島證監局驗收,真正成為首家獲得上市輔導驗收的掛牌企業。目前,由於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的申請已被中國證監會受理,公司在新三板暫停轉讓。在此過程中,招商證券亦發佈公告稱,自10月起退出為海容冷鏈提供做市報價服務,這也成為新三板掛牌企業首例做市商退出的案例。

  從諸多已經産生交易的公司來看,股價表現較堅挺。以海容冷鏈為例,公司暫停轉讓前估價維持在30元附近,幾乎停留在公司歷史最高價位。券商人士認為,這表明投資者對IPO預期的認可。

  有私募人士指出,目前新三板還存在估值較低、流動性不足以及監管規則未盡完善等多方面問題,但上市公司在擴大市值、兼併收購和市場關注度等方面具備更大優勢,這是一些企業想要謀求更廣闊平臺的重要原因。

  民生證券分析師表示,有些企業在掛牌新三板前就曾有過衝擊IPO失敗的經歷,還有一些則在IPO的“堰塞湖”旁徘徊太久,錯失産業發展融資良機。“即便部分公司財務指標達到創業板要求,在股東人數、客戶依賴性等諸多方面仍存在掣肘性因素。更何況,中國證監會多次明確,註冊制改革的實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發行的價格和節奏不會一步放開,這都將增加相關風險。”

  還有人士指出,在轉板制度更多細節敲定之前,按照現有規則,新三板企業想要轉板,必須先從新三板退市,變成非公眾公司後重新申請IPO。這意味著,一旦轉板失敗,企業再回新三板的程式將愈加複雜。

  制度建設有望提速

  整體來看,轉板和備戰IPO並不是新三板掛牌公司的主流。券商人士認為,從定位來看,新三板也不會成為企業奔向主機板、創業板的一個單純跳板。如何留住優質企業依然是新三板面臨的課題。

  “相對於加入IPO排隊,轉板試點如果能夠提供上市的綠色通道,這對企業將是巨大誘惑。不過,雖然早在新三板擴容時,國務院相關決定就有關於轉板的表述,證監會也在不同文件中提及推進轉板試點,股轉公司有關負責人也曾表示將推出轉板試點,但相關細則必須解決與現行上市制度相容的一系列技術問題。這意味著,相關制度建設進程仍然有待提速。”前述券商人士分析。

  多傢俬募人士也認為,隨著主機板註冊制推出,新三板也有望迎來更多制度紅利落地,增強對企業的吸引力。

  據聯訊證券相關人士透露,一旦主機板註冊制推出,新三板在發行制度上將不再具有優勢,而這將是新三板新的融資和流動性政策落地的時機。除了今年將實施分層制度外,未來在降低門檻、做市商擴容和競價交易等方面仍然有牌可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