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巨頭座次幾度沉浮

  • 發佈時間:2016-02-06 02:09: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前瞻

  □ 鄭利鵬

  想當年騰訊、新浪、搜狐、網易四大門戶齊名時是如何風光無限,現如今,新浪、搜狐已淪為二線,只有騰訊、網易屹立不倒。網易更是憑藉近幾年的轉型,躍居繼BAT、京東之後的第五大網際網路巨頭。

  網易2015年度第三季度財報發佈,資本寒冬下網易逆市飄紅,達到收益和市值的雙頂峰:網易本季度凈營收66.72億元(10.50億美元),同比增長114.06%,環比增長46.06%;凈利潤18.82億元(2.96億美元),同比增長62.35%,環比增長32.13%。營收與凈利潤均是網易歷史新高。同時,在國內的網際網路企業內,網易194億的市值僅次於騰訊、阿裏、百度、京東,位列第五,而曾經領軍的新浪和搜狐已滑至第二梯隊,而喊得最響的奇虎360也在逐漸沉寂。

  站穩根據地 開闢新板塊

  我們先來看看位居前三的BAT:

  阿裏:能讓人想到的是馬雲的名言——“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以及強大的運營行銷能力和強勢的公關文化,多領域佈局和投資。

  騰訊:從連接人與人到連接人與商業和服務,以開放的網際網路精神,推進“連接器”戰略,同樣擁有類似阿裏的多領域佈局和投資。不過騰訊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遊戲。

  百度:以搜索起家,PC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規模自動化資訊收集的整合者,也是資訊社會的基礎設施。近兩年百度大舉投資,試圖拓展搜索引擎之外的商業空間,構建自身産品生態。

  我們再來看看網易的營收主力板塊:在遊戲領域,網易和騰訊共同包攬AppStore暢銷榜前十。最新財報顯示,騰訊Q3手遊營收達到53億元,網易的手遊營收27.62億元,兩家上市公司單季度實現手遊收入已達到77億元,這個數字佔整個手遊業收入7成。

  而網易在老本行上,和另外兩大門戶相比較同樣搶眼。搜狐市值是20億,新浪是32億,兩者市值加起來乘以三都還沒網易一家高(199.04億)。

  也就是説,網易不僅在門戶上站穩了腳跟,還在逐步侵吞其他領域。

  “免費低價”PK“高質高價”

  分析網易之前,要先看看沉寂的奇虎360。奇虎和網易,其實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兩個極端,一個崇尚“免費低價”的商業模式,一個崇尚“高質高價”的商業模式。

  前者的商業模式在過去十年間大出風頭,強調低價格甚至免費,不惜犧牲産品價值,只為最大限度地搶佔市場份額。有了份額,就可以形成壟斷,為所欲為,推送一些用戶並不需要的增值服務。這種商業模式的成功,依賴的是中國龐大的屌絲市場規模。

  但這個時代正在逝去。和奇虎的衰落、網易的復興相類似的,是一個追求“高質高價”的消費潮流在壯大。廉價的山寨品無人問津,高價格的海淘商品被人們追逐。比如日本的馬桶蓋和小電器、歐美的化粧品、嬰兒用品,在電商平臺上有多火爆就不用説了,在一線城市,有機食品店、日韓進口商品店也一天比一天多。

  “有態度”+“有情懷”

  那麼,網易為品牌做了哪些準備?首先,只要提起網易,我們就會想到“有態度”。那麼,網易是怎麼“有態度”的?自2010年確立的“有態度”門戶理念,逐漸傳染到其他産品上,使得網易産品都帶有一副不同於別人的“高逼格”。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網易為“有態度”所做的“犧牲”:在線上教育領域,網易選擇了並不賺錢的非應試教育領域。比如網易雲課堂,傾向於工作實用技能和興趣愛好;而至今投入數億元的網易公開課則純屬公益形式,選擇非實用類的人文社科藝術切入,精選哈佛、耶魯等全球知名高校的課程視頻,定位為“傳播屬於全人類的知識和智慧”。

  換言之,在“情懷”已經被網際網路調侃至爛的當今,網易仍在默默地做一些有情懷的事情,這或許也是網易能成為第五巨頭的重要原因。

  (作者為品途商業評論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