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推進新型城鎮化供給需求同時發力

  • 發佈時間:2016-01-27 01:09: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房地産研究中心 李宇嘉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有兩個主要議題:一是部署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除少數城市外,全面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擴大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二是確定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産能的措施,在近幾年淘汰落後鋼鐵産能9000多萬噸的基礎上,再壓減粗鋼産能1-1.5億噸。前者直指“需求側”發力,也含有“供給側”改革內容;後者排在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之首,而且是“供給側”改革重中之重。

  此次會議對今年經濟工作來説透露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一方面,供給和需求都得抓;另一方面,結構性矛盾拖累轉型、拖累經濟,“去産能”刻不容緩。

  新年伊始,權威人士接受《人民日報》獨家專訪,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了解讀和闡釋,指出供給側改革並非要緊縮需求,供給和需求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相反,兩者互為條件,相互轉化,兩手都得抓,但主次要分明。當前,經濟週期性矛盾和結構性矛盾並存,但主要矛盾已轉化成結構性問題。因此,2016年將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儘管2015年“穩增長”著力頗多,但經濟下行和通縮壓力很大,適度擴大總需求是必要的。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最大的內需。同時,推進新型城鎮化不僅能擴張總需求,也是“供給側”改革的內容。通過打破城鄉“二元隔離”、城市內部戶籍和非戶籍居民的新“二元隔離”,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通過對集體土地“還權賦能”,實現國有和集體土地的“同地同權”,推進土地制度改革等。這兩項“供給側”改革的內容,使得因制度抑制的農民工、農業人口融入城市、集體土地市場化溢價顯現。因此,新型城鎮化“供給側”改革的內容,恰恰是釋放新需求、擴張內需的前提條件,而且使需求和供應在更高水準和生産效率上實現均衡。

  在人口老齡化到來、紅利人口減少的大背景下,通過新型城鎮化“供給側”改革,將釋放“第二波人口紅利”,也是可資挖掘的最後一波人口紅利,這部分人口的需求最有潛力。但是,釋放佔城市常住人口近40%的農民工、農業轉移人口的需求,不能再以攫取其廉價勞動力為目的,而必須是以需求釋放為契機,通過加強“供給側”改革或“補短板”,如城市公共服務、城市市政及基礎設施、資産性財富等,夯實我國消費為主的內需型增長,這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路徑。

  2.7億外來人群相繼落戶城鎮,1.5億留守人群(留守兒童、老人和婦女)也將相繼進入城鎮,城鎮戶籍人口將在現有的4.8億的基礎上,再新增4.2億,近乎翻番。由此,即便現有人口規模不變,通過供給側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就可實現真實城鎮化率從目前的35%增長到65%。城鎮化率的大幅提升將帶來巨大的消費需求,以及住房、市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的巨大投資需求。

  在“供給側”改革的主導下,需求擴大是適度的,特別是投資需求要能形成未來有效供給,“不搞強刺激”是擴大需求的底線。因此,不僅寶貴的新增資源要向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需求傾斜,更重要的是,不強刺激的思路下,必須要盤活存量資源,這就需要加速推進“去産能”、“去杠桿”,去除包括政府財政資源、金融信貸資源、土地空間資源等存量資源的無效佔用。

  今年經濟工作五大任務中,“去産能”居首。“去産能”並非新詞,早在2009年,國務院就發佈《關於抑制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産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提出“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等行業産能過剩”。由於地方政府有形之手干預,害怕“去産能”衝擊就業、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不敢對僵屍企業下手,加上國有工業企業預算軟約束,造成産能不降反升。

  目前,基於短期經濟和財政考慮,地方政府對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的激勵不足。因此,擴張新型城鎮化有效投資、夯實內需,容易異化為消化産能的機會,削弱地方“去産能”的動力,甚至演化為新一輪“上項目”運動,寶貴的資金和資源或繞道進入傳統産能領域,惡化産能過剩局面。比如,“一帶一路”在地方就被理解為出口消化産能。因此,必須要加速“去産能”進程,輔之以“去杠桿”,從源頭上打消地方政府保護過剩産能的動機,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透露出加速“去産能”的信號。

  同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佔GDP40%的工業對經濟的拖累最大。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杠桿、高庫存、低效益的“四高一低”壓力下,傳統工業産能過剩、虧損加劇的局面進一步嚴峻。而且,傳統工業過剩産能,不僅因無效補貼而拖累了財政,向金融系統傳導風險,而且佔用了本可用於新産業、新業態、新産品的稀缺資源,特別是金融資源,拖累經濟轉型。由此,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要適度擴張需求、增加有效供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