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油價成關鍵因素

  • 發佈時間:2016-01-04 02:23:2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油價格將是影響美國經濟和政策、進而對美元和其他大宗商品的産生影響的重要因素。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的國際油價暴跌,顯著拖累了美國通脹率。

  從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紐約原油期貨(WTI)主力合約月均價格從每桶102.17美元下跌至59.88美元,跌幅達43.02%。根據銀河期貨測算,在這一過程中油價每下跌1%,美國CPI將下降0.047%,可見原油對美國通脹産生的影響巨大。

  從長期來看,新技術(頁巖油、油砂等)帶來的産量增加,OPEC和俄羅斯對市場份額的爭奪,美國和伊朗的政治妥協,全球能源革命導致的需求放緩,都令能源市場産生了拐點式的變化,預計未來油價仍難有顯著上升,低油價時代將持續若干年,這將是美國通脹持續走強的不利因素。而從中短期來看,原油價格的翹尾效應消除,令CPI出現顯著上升,2015年11月同比漲幅加快0.3個百分點至0.5%,顯著高於10月份水準;核心CPI僅上升0.1個百分點。招商期貨預計這種情況將持續至2016年一季度,二季度CPI在基數效應的作用下將再次回落。對於美聯儲的政策制定來説,一季度CPI的回升將為上半年升息做鋪墊。而隨後油價和通脹的走勢是否會放緩,將影響後續加息進程。

  此外,原油市場將成為商品市場的一個縮影,油價走高令美聯儲關注通脹,引發持續加息的憂慮,進而抬升美元指數壓制商品。從這個角度説,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之後的元年,商品市場在與美元互動的過程中,將有較大的波動帶來的戰術性機會。但從長期趨勢上看,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需求放緩,加之美元強勢週期的壓制,商品市場的大趨勢仍是向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