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流出創歷史紀錄 商品“結構性”抄底機會或現
- 發佈時間:2015-12-31 07:51: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資金抽離美國商品ETF創歷史最大流出紀錄,達8.57億美元。分析人士認為,在大宗商品價格跌跌不休的背景下,這輪大拋售現象並不意外。早在2013年,黃金拋售規模就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但當時其他商品ETF及其他相關基金卻出現資金凈流入現象。2014年年中的原油期貨暴跌才是這輪拋售的開始,因為此後除貴金屬、能源外商品ETF資金開始出現凈流出。
但伴隨大宗商品價格的暴跌,抄底資金也若隱若現,今年油價下跌過程中不斷出現資金買入就是案例。細心的觀察者會發現,有投資者已經開始押註明年下半年金屬、油價及農産品的反彈,而黃金仍然不被看好。
原油下跌加速資金撤出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已有8.57億美元的資金抽離美國商品ETF,是其有紀錄以來的最大流出規模。隨著商品價格跌到十六年新低,這些基金今年錄得26%的巨虧。
美國商品ETF市場發展于2004年11月,迄今已有11個年頭,産品數量與規模不斷增加,商品ETF在美國ETF整體市場中的份額佔比也在不斷攀升。根據相關數據,截至2015年3月底,全球商品ETF的數量達到894隻,資産管理規模達1211億美元,標的資産類型涵蓋貴金屬、工業金屬、能源、農産品等。
研究人士解釋稱,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與ETF持倉量變化之間關係密切。長期來看,商品價格劇烈的變化都與ETF大幅度的拋售或買入有關聯。ETF持倉量增加意味著需求大於供給,會推動商品價格上漲,同時關注ETF的部分投資者亦會跟隨加倉産生聯動效應。
但上述關係並不是固定的。今年以來,大宗商品ETF中惟有能源類ETF獲得資金凈流入,而石油與天然氣卻並未逃脫價格下跌的宿命,甚至跌幅驚人。
其實,早在2013年,大宗商品相關投資基金資金流出規模已經十分驚人,甚至超越目前的流出規模。數據顯示,2013年投資者從大宗商品基金凈撤資額為363億美元,同樣創歷史紀錄。而如果排除貴金屬基金,截至11月底有凈40億資金流入商品指數互換基金和ETF基金,大宗商品指數相關基金則出現自2010年首次規模增長。
因此,多位分析人士將此次大宗商品熊市起點,定義在2014年年中的原油價格暴跌。此後商品ETF資金不斷出逃。
2014年9月,據彭博數據,當月共有10.5億美元撤出大宗商品類ETF,貴金屬及能源領域是贖回的主力。基金經理們也連續13周減少在美國18種商品上的多頭押注,創2006年開始統計該數據以來最長紀錄,此外,原材料類商品未平倉合約減少數量在三季度也創下2年新高,同期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下降了12%,為2008年四季度以來最大跌幅。
今年第一季度,大宗商品ETF資金凈流出12.3億美元,為2006年有記錄以來峰值。根據投資銀行麥格理集團的數據,2015年4月,包括價值31億美元的United States Oil Fund LP在內,這些投資美國原油期貨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當月已經撤出了27億美元的資金。花旗集團報告稱,截至今年6月1日,二季度大宗商品ETF共流出達17億美元,資金外流主要集中在能源和貴金屬領域。
目前來看,市場人士表示,因美聯儲加息不斷打壓,今年最後三個月的貴金屬ETF資金流出現象最為明顯,錄得近一年來的最大凈流出。另外,今年雖然能源相關的ETF是資金凈流入,但油價低迷還是造成了損失。
抄底資金若隱若現
投資者從美國大宗商品類ETF中大舉撤資背後,是包括原油、穀物、銅在內的大宗商品的嚴重過剩。其中重要一環,是被認為大宗商品牛市重要推動力的中國經濟無法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
在産業及商業層面,這輪商品熊市表現為,相關公司競相壓低産品價格進行競爭,而大宗相關産品成本線卻因原油及原材料價格下跌而不斷拉低,“薄利多銷”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市場供給過剩的局面。而週邊層面,美元的走強也導致大宗商品出口國選擇出口更多商品以對衝匯率損失。大宗商品價格進入下跌的負反饋迴圈。
2015年,鋼鐵、水泥、煤炭、油氣、有色金屬等産業的利潤下降幅度最大。全球礦業及冶煉加工行業接連出現了裁員潮,許多資源巨頭概莫能外,如嘉能可、必和必拓、英美資源、美國能源公司等。
但硬幣總有兩面。部分分析人士認為,從當前的市場環境來看,低利率和低價格可能會刺激需求。前期世界多國央行出現“組團寬鬆”現象。包括加拿大、新加坡、丹麥、俄羅斯和瑞士等國家均選擇降息以刺激經濟。中國今年寬鬆幅度也非常可觀,同時出現供給側改革的新提法。
目前來看,抄底資金已經若隱若現。投資者認為新的一年或將帶來些許希望,因為絕大多數的商品原材料交易價格度已經非常接近生産成本。彭博對亞洲、歐洲和美洲108位交易員、分析師、經濟學家和策略師進行的調查顯示,黃金、小麥與天然氣價格料于2016年反彈。
慎對結構性反彈
花旗集團分析師在12月初發佈的報告中指出,當前部分大宗商品開始出現抄底機會。雖然美元上漲、供應持續過剩以及新興市場增長放緩仍會阻礙復蘇,但隨著價格下跌導致産量下滑,許多大宗商品可能會在明年下半年走強。
花旗預計,石油和基本金屬價格到2017年將會實現更可持續的復蘇,農産品可能也是如此。但黃金價格將會走軟,因而對相關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投資或許會受到影響。黃金在ETF市場所佔比重高達80%-85%。
在原油市場,抄底似乎已經率先啟動。數據顯示,今年能源基金的資本流入高達89億美元,是2006年數據開始以來年流入量最大的一次。即便今年油市表現非常難看,迭創新低,但市場樂觀情緒仍然可見。投資人寄希望於明年低油價迫使生産者減産,從而推動價格反彈。
今年3月下旬,原油ETF一度對期貨市場投入了大約6億美元的資金,隨後油價出現階段性上漲。
但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指出,大宗商品低迷期的持續時間將超過平均水準,因為三分之一的油氣企業和金屬採礦企業依然處於評級下調評估中或者評級展望負面。
因此觀望也不失為一種理性的選擇。Ridgeworth Investments高級策略師Alan Gayle表示:“2015年撤出大宗商品市場使我們有著不錯的表現。需求下降同時供應又過剩。除非任何一個問題有好轉的跡象,否則我們將繼續離場觀望。”
雖然結構性反彈令人期待,但部分投資者認為幅度不宜過分樂觀。
南華期貨研究所2016年商品年報表示,2015年是商品市場極為艱難的一年,市場情緒悲觀,南華商品指數已經回落至歷史相對較低水準。從大眾商品相對人力成本的價格角度來看,大宗商品價格與人口有關,其走勢由人口大國決定。當前印度經濟在慢慢崛起,其人口增速可以抵消中國人口增速的放緩,此外中國進行去産能調結構改革,也能減緩大宗商品下跌的趨勢,這將導致大宗商品在底部盤整多年。印度很有可能成為大宗商品的下一個發動機,大宗商品在目前低價格水準提高生産率的空間不大。因此2016年很有可能成為大宗商品的大底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