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資本市場這一年: 轉型、創新、壯大

  • 發佈時間:2015-12-31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姜 楠  責任編輯:羅伯特

  彈指間,2015年日曆已經剩下最後一頁。回顧資本市場這一年,印象深刻的除了年中的股市異常波動,還有更多可圈可點。

  監管轉型,可以説是這一年資本市場的核心詞彙。以推進註冊制為核心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幾經波折,終於在歲末獲得人大授權實施,意味著以市場化、法制化為導向的監管轉型邁出實質性一步。在這一推進過程中,不論投資者還是上市公司、仲介機構等的理念也在不斷進化。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貫徹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理念,證監法網行動於4月份啟動,對違法違規的券商、上市公司、公司股東等都適時做出相應懲罰。比如,對信披違規的華銳風電予以行政處罰,對違反證監會18號公告規定及自身承諾的違規減持行為做出公開譴責,交易所方面配合採取了限制交易措施。一批嚴重違反法律法規的予以立案調查,嚴肅了市場紀律,夯實了市場法治基礎。

  2015年,也是資本市場不斷創新的一年。中國證監會採取多項舉措,持續推進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助推經濟轉型:擴大配套募集資金比例,由不超過交易總金額的25%,提高到不超過擬購買資産交易價格的100%;公開審核時點和審核反饋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完善審核分道制,提高審核效率;協調推動財稅部門完善並購重組稅收政策,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下一步,證監會提出,將依託企業兼併部際平臺,優化並購重組市場環境,促進市場規範發展,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支援國民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的作用。此外,創新性地穩步推進上市公司分行業監管,提升監管效能。

  在交易制度建設上,注重總結和借鑒國內外經驗教訓,對融資融券業務作出規範管理,適當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降低新開倉融資合約杠桿水準。這些舉措有利於防範系統性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在立足我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性地推出指數熔斷機制,並綜合考慮了規則複雜度、可操作性、市場習慣和相關業務處理等綜合因素,通過廣發徵求意見和研究論證,將在明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即將過去的一年,還是資本市場壯大發展的一年。據安永方面的統計,2015年A股市場有219宗IPO交易,共籌資人民幣1586億元。與2014年相比,IPO宗數和籌資額分別上升75%及102%。股市融資有效地服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2015年是創業板成立第6年,創業板總市值比創立之初增長逾20倍,已成長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發揮了資源配置、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同樣中小板也一直保持並購重組的活躍姿態,2015年並購重組方案家數與交易金額再破歷史記錄,呈現井噴態勢。以股權交易為依託的新三板,在2015年實現掛牌家數5000家的突破,通過新三板,數千家中小微企業獲得直接和間接融資總額接近2000億元。從做市制度推出到分層方案落地,新三板2013年底開始擴容到今年取得飛躍發展。憑藉包容性和市場化基因,新三板為中小微企業和初創公司提供了資本運作的平臺,也在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培育了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形成了支援創新驅動發展的社會基礎和市場內生力量,推動著創新型企業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戰略性轉型的中堅力量。

  與此同時,資本市場還不斷壯大投資者隊伍,QFII、RFII、險資、養老金等各路資金不斷充實。伴隨滬港通的成功實踐,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的實施,深港通、滬臺通、滬倫通也在籌措中,有望適時推出,這一方面豐富了內地投資者投資品種,也壯大了投資者結構,使A股與國際市場更加接軌。

  俱往矣,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不斷成長完善的資本市場也承載著各方參與者更多新的希望、新的期盼、新的收穫!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