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空頭主力如此眼熟

  • 發佈時間:2015-11-25 00:31:4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滬鎳市場,産業端多頭思想更濃,私募和對衝機構為代表的資金方則是做空意願更強烈。”劉波表示,事實上,當前國內有色金屬資金持續增加,其背後正是“資金—現貨”的博弈。

  在他看來,做空資金髮力的主線邏輯不改——熊市週期、現貨供大於求、隱形庫存流出等悲觀現實,而多頭來自宏觀環境好轉、政策性刺激加強、價格超跌反彈等預期轉弱。不過,美元走強、信用風險增加等利空因素,使得有色金屬價格進一步承壓下行壓力,市場還是陷入了“下不見底”恐慌情緒中。

  從期貨價格和持倉關係來看,一般大行情都會伴隨成交量攀升和持倉量增長,不管是大漲還是大跌都呈現這樣的特點。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此輪滬鎳大跌行情很大可能是空頭資金大舉拋空的直接結果。部分産業鏈資金、尤其是部分煉廠可能是多頭的主力,但是在需求疲軟、進口鎳供應增長的衝擊下,以煉廠為代表的産業鏈資金在期貨端可能吃虧。

  “雖然單純從持倉席位難以看出背後的資金交易邏輯,但是近期市場上‘多股(股指)、空工業品’的對衝操作既有基本面支援,也有機構發佈這方面的策略説明,因此這種對衝策略是可行的。從近期包括券商、基金髮行的對衝産品來看,股災之後的固定收益類産品過渡到現在商品和股票對衝策略産品,都顯示在中國股市波動率加大的情況下,機構獲取超額絕對收益的需求在上升。”程小勇説。

  值得注意的是,自9月份以來,滬鎳和股指期貨市場,空頭主力的席位十分一致。在股指期貨中,中信期貨、海通期貨和國泰君安期貨席位長期在空頭榜擎旗。

  對此,北京新工場投資顧問有限公司宏觀策略分析師張靜靜指出,9月以來,由於多方面因素,市場資金主要交易對象更多地轉向商品。以滬鎳為例,7、8月的持倉量始終低於22萬手,9月之後則逐漸增加至24-30萬手之間,11月跌勢確立後又繼續擴大至40萬手以上,商品整體持倉規模大幅增加。

  南華期貨金屬研究員夏瑩瑩則認為,基本金屬價格的下跌其實是有基本面供過於求、鎳進口量增加、貿易商在進口同時對衝做空以及美元指數上漲等利空因素支撐的,因此基本金屬價格的下跌從某種意義上來説也屬於合理情況。但近期基金屬的跌勢過快過急,不排除有投機資金髮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期貨可以進行交割,因此商品期貨價格的漲跌還需要跟現貨市場緊密相關,空頭做空的風險也遠高於做空股指期貨。因此,滬鎳和股指期貨的主力席位之間的相關性可能並沒有那麼密切,不過多空方向交易的習慣可能有一定延續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