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年報行情漸次展開 業內人士看好三大題材

  • 發佈時間:2015-11-22 07: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鐘國斌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商報記者 鐘國斌

  隨著年末的臨近,年報行情第一波漸次展開,其中高送轉題材炒作持續升溫,成為當前市場的一道靚麗風景。同時,業績增長超預期的板塊個股,亦受到了主流資金提前潛伏。此外,年末借殼重組股的賺錢效應,令部分投機資金趨之若鶩……如何跟蹤和佈局年報行情熱點,抓住跨年度行情市場機會,投資者可重點關注三大行情主線。

  接受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年報業績行情來襲,提前佈局高送轉題材機會大於風險,看好業績持續增長公司補漲機會,此外,鋻於借殼重組公司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者可適度關注重組預期類個股。

  高送轉題材股頻現漲停潮

  A股歷史上,年報行情中最令各路資金熱炒的非“高送轉”莫屬,上市公司也越來越青睞高送轉這種利潤分配方式,自2012年年報期以來,兩市實施高送轉公司數量呈現逐年遞增態勢,據統計,2012年年報高送轉公司共289家,2013年為309家,而2014年則高達415家。

  近幾年來,高送轉題材一直是跨年度行情的主角。最近兩周,高送轉股行情如火如荼。昨日,高送轉填權股漲停個股達31隻,其中,光華科技11個交易日10個漲停,加上次新股板塊的高送轉潛力股,兩市漲停的高送轉題材股超過50隻,佔了兩市漲停個股總數的半壁江山。業內人士認為,投資者提前佈局高送轉題材機會大於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從操作時間上看,“高送轉”股的炒作一般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猜謎期”,市場將有潛力的個股羅列出來,依次進行炒作;第二階段為“明朗期”,送轉方案亮相的個股,資金往往大炒一把;第三階段為“搶權填權期”,也許會掀起一波上揚。從歷史經驗上看,“高送轉”行情爆發的時間主要在猜謎期,猜謎期一般為每年的11、12月。

  目前,市場上推測“高送轉”股票的方法上大同小異,主要是利用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産、每股資本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等財務指標,再結合年報業績預期和機構持股等其他線索來推斷“高送轉”的可能性。而從尋找路徑上來説,一般是借鑒三季報數據從中小板、創業板或次新股中篩選。歷史經驗顯示,“高送轉”個股大多數為中小盤股,而次新股尤其是小股本次新股更是具備了強大的股本擴張預期,因此次新股往往是年報“高送轉”題材股的集散地。同時,相對而言,次新股套牢盤較輕,有望成為預演年報行情的熱門板塊。

  對於高送轉股的選擇,業內人士建議可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第一是股本小于4億股,越小越好;第二,股價高於10元,越高越好;第三,每股收益高於0.2元/股,越高越好;第四,每股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高於1元,越高越好;第五,最近兩年沒有高比例送轉,且年報業績有望增長40%以上的中小創股票;此外,對於已實施定向增發,面臨解禁窗口期的公司,也存在一定“高送轉”的動力。

  對此,資深業內人士皮海洲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提前佈局高送轉題材存在獲利機會,但投資者也要防止盲目投資,謹防次新股“上市即變臉”、“高送轉”等陷阱。

  六成公司業績預喜可關注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兩市共有1060家公司發佈了2015年年度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的公司有643家,佔比60.66%,其中197家預增、131家續盈、241家略增、74家扭虧;業績報憂的公司373家,佔比35.18%,其中101家預減、119家略減、33家續虧、120家首虧;此外,還有44家業績增減不確定,佔比4.15%。

  若以“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這一指標計算,有530家公司明確表示2015年度凈利潤同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從行業分佈來看,業績預增幅度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農林牧漁、化工、通信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兩市有477家公司將實現2015年中報、三季報和年報業績的“三連增”,文化傳媒、家用電器和交通運輸三行業的業績“三連增”公司數量佔行業內已披露年報預告公司總數比例居前。順榮三七、常發股份、中海發展位居三行業凈利增幅榜首,分別預計本年度凈利潤最大增幅達到1213.67%、370%、100%。

  Wind資訊數據顯示,2015年凈利潤有望實現翻番的公司共有158家,其中69家預測稱,全年凈利潤可能會超過1億元。

  如果綜合“預告凈利潤最大變動幅度”和“預告凈利潤下限”兩項指標來衡量,金風科技是最大“贏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在27.4億元至36.6億元之間,同比增長50%至100%。

  若僅以“預告凈利潤下限”為指標,則共有17家公司預計凈利潤超過10億元。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別是寧波銀行海康威視洋河股份、金風科技、比亞迪。5家公司表示,業績有較好表現主要得益於主營業務持續增長、業務規模擴大、産品結構轉好等因素。

  資深業內人士表示,四季度將是大資金對明年春季行情業績浪打基礎的重要節點,業績超預期向好的品種將更加受到資金的長期追捧,先知先覺的主力已開始著手挖掘年報預增股,特別是業績超預期的個股。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對記者表示,預計上市公司年報整體情況與三季報類似,不會有太大的驚喜。從目前看,銀行、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年報盈利增長較為穩定。臨近年底,市場的炒作重心將從此前的題材炒作逐漸轉向業績,投資者可關注預增幅度較大且估值合理的公司。

  深圳新里程投資總監賴戌播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年報業績超預期和高送轉,都是當前市場年報行情的炒作主線。比如券商股持續大幅上漲,便是主力資金提前潛伏的結果。相對而言,保險股業績大幅增長,後市存在補漲機會。此外,今年中報、三季報和年報業績“三連增”公司,後市股價將會有進一步表現,後市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業績“三連增”行業白馬股。

  借殼重組概念炒作升溫

  每年年末,重組題材也是市場一個炒作熱點。比較典型的是部分存在重組預期的ST公司。資産重組、政府補貼、出售資産仍是大部分公司樂於採用的保殼利器。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有16家ST公司進行了資産重組,其中*ST天化*ST南紙*ST金化*ST國通已經順利完成重組,另有7家ST公司資産重組仍在進行。*ST中昌預計,11月19日以前可敲定資産重組方案,如重組能在2015年年報披露前完成,*ST中昌將繼續留在二級市場交易。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四季度行情深入,ST公司重組炒作會有所升溫,但公司是否真的發生了基本面的轉變需要仔細甄別,不宜盲目炒作概念。

  賴戌播對記者表示,史玉柱借殼世紀遊輪、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均出現了股價連續漲停的走勢,這種賺錢示範效應會讓資金趨之若鶩。尋找挖掘存在殼價值的重組或ST標的,就成了市場一部分投機資金的選擇。因為一旦這類標的公司被成功借殼上市,帶來的財富效應將遠大於市場交易性機會。由於重組題材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標的公司基本面都比較差,一般中小投資者不宜參與。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年報行情一直是市場年底的炒作熱點之一,臨近年底,考慮到四季度的時間點,投資者可以圍繞有政策扶持的行業進行佈局,同時,可以適當關注有重組預期的公司。

  專家點睛如何掘金年報行情

  如何選擇高送轉股

  高送轉股的選擇,可以從五個方面選擇:第一是股本小于4億股,越小越好;第二,股價高於10元,越高越好;第三,每股收益高於0.2元/股,越高越好;第四,每股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高於1元,越高越好;第五,最近兩年沒有高比例送轉,且年報業績有望增長40%以上的中小創股票;此外,對於已實施定向增發,面臨解禁窗口期的公司,也存在一定“高送轉”的動力。

  如何選擇業績預增股

  從行業分佈來看,業績預增幅度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農林牧漁、化工、通信等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兩市有477家公司將實現2015年中報、三季報和年報業績的“三連增”,文化傳媒、家用電器和交通運輸三行業的業績“三連增”公司數量佔行業內已披露年報預告公司總數比例居前。順榮三七、常發股份、中海發展位居三行業凈利增幅榜首,分別預計本年度凈利潤最大增幅達到1213.67%、370%、100%。

  如何選擇重組股

  史玉柱借殼世紀遊輪、分眾傳媒借殼七喜控股,均出現了股價連續漲停的走勢,這種賺錢示範效應會讓資金趨之若鶩。隨著四季度行情深入,ST公司重組炒作會有所升溫,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有重組預期的公司。但重組題材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公司是否真的發生了基本面的轉變也需要仔細甄別,不宜盲目參與概念炒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