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剛性兌付托底生變

  • 發佈時間:2015-11-19 01:30: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未來推進經濟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要促進過剩産能有效化解,促進産業優化重組

  有債券市場交易員分析指出,中央相關政策表態,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對於部分産業領域的産能過剩、僵屍企業容忍度正在下降。從信用債市場的政策環境來看,以地方政府隱性托底為代表的信用債潛在剛性兌付,可望逐步改變。這對於信用債市場的走勢,構成長期利空因素。

  從貨幣政策的最新走向來看,近日央行有關未來要避免“過度放水”的政策表態,契合最新宏觀政策導向,預計對信用債市場帶來不利影響。

  在10月下旬降準降息後,央行在11月6日發佈2015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強調未來的貨幣調控要“鬆緊適度”。三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較二季度新增“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的表述。市場主流觀點認為,央行的此番表態意味著,投資者對未來貨幣政策的寬鬆力度需要調低預期,未來超預期的大規模放水可能不再出現。

  中信證券表示,央行10月下旬“雙降”過後對現階段資金利率水準較滿意。央行公佈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闡明未來不宜過度放水,並將會靈活運用多種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則進一步表明未來央行大規模超預期放水的可能性正在減小。興業證券指出,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的相關政策表態,意味著接下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貨幣政策可能將更偏中性,即以維持流動性平穩、配合其他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發力將更多以穩定貨幣市場流動性,而非“大水漫灌”的方式出現。

  結合美聯儲最新一次議息會議政策基調,以及10月美國非農等最新經濟數據,有市場人士指出,今年12月美聯儲加息可能性大增的現實,也將對國內貨幣進一步寬鬆造成制約。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管理層著手對供給側進行改革,在央行貨幣政策整體立場有所收縮的背景下,信用債市場以往的潛在剛兌托底預計被打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