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10月證券集合信託規模繼續下降

  • 發佈時間:2015-11-04 01:30: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夏村

  6月以來,A股市場的大幅震蕩以及清理場外配資帶來的影響,使得證券信託業務進入冰點。用益信託的數據顯示,繼三季度證券集合信託成立規模環比下降近90%後,10月份證券集合信託規模較9月份下降50%。

  值得關注的是,三季度以來固收類信託持續銷售火爆,但這並未使得該類産品發行規模大幅增加。業內人士認為,貨幣政策寬鬆使得市場上高收益資産難覓,信託公司的融資類業務展業難度亦因此增大。

  規模大幅下降

  來自用益信託的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共成立18隻證券投資集合信託,成立規模14.04億元,較9月份的28.04億元下降近50%。

  實際上,受A股市場異常波動及清理場外配資影響,三季度以來證券信託業務開始顯現蕭條跡象。用益信託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共發行186隻證券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為218.5億元,而在A股火爆的二季度,該類信託産品的發行規模達到1615.9億元,這意味著三季度證券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環比大降86.5%。值得關注的是,在牛市行情剛剛啟動的去年三季度,證券集合信託發行規模為314.8億元,與之相比,今年三季度同比亦下降30.6%。

  從成立情況來看,今年三季度共成立279隻證券集合信託,成立規模為181.9億元,與今年二季度的1529.3億元相比,大降88%;與去年三季度的308億元相比,下降41%。某南方信託公司證券信託業務人士透露,三季度以來,監管部門加大清理場外配資力度,其部門需要不斷協調客戶與券商,業務量大增,根本無暇顧及發行新産品。同時,在監管重壓之下,傘形信託業務已經無法再做,單一結構化業務也已停滯。

  除了新增業務減少外,存量證券信託規模亦大幅降低。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受市場大跌影響,不少“陽光私募”産品遭到大量贖回甚至清盤。在監管機構降杠桿壓力之下,存量傘形信託遭到清理。據報道,監管層此前要求,此番清理整頓工作原則上應于9月30日前完成,個別存量較大的公司,不得晚于10月底前完成。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存量傘形信託清理收尾。多家信託公司人士表示,其公司傘形信託除了停牌股外,基本已清理完畢。

  固收信託大買單頻現

  與證券信託截然不同的是,10月份固收類信託産品銷售依舊火爆,個人投資者單筆千萬甚至過億的大買單亦頻頻出現。實際上,三季度以來,此前一度銷售困難的固收類信託産品就頗為火爆。當時,多家信託公司接到單筆超過10億元的巨量買單,高凈值客戶亦蜂擁而上,尤其是風險相對較低的政信類産品,幾個億規模的産品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就被搶光。一家位於中部的信託公司,投資其固定收益信託産品甚至一度需要搖號,搖中號才有資格購買。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固收信託的銷售火爆並未使得該類産品的發行規模明顯上升。事實上,貨幣政策寬鬆使得市場上高收益資産難覓,信託公司的融資類業務展業難度亦因此增大。多位信託經理近期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由於目前資金較為寬鬆且融資渠道廣泛,使得地方政府融資成本大大降低,目前基礎設施類業務展業已經頗為困難。對於房地産集合信託,某信託公司高管表示,房地産市場不景氣,開發商去庫存壓力較大,目前房地産並沒有太多的融資需求;與此同時,信託公司出於風控原因將這一業務收縮于一線地産商,而目前一線地産商的融資途徑較多,成本較低,信託公司展業壓力明顯增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