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四、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 發佈時間:2015-10-26 02:22:5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國企不再是“低效率”代名詞

  第一,國有企業不再是“低效率”的代名詞。一些國有控股企業,尤其是央企,其經濟效益甚至好于一些民企,至少總體上國企和民企之間的效率差距在縮小。

  第二,國有企業的盈利具有明顯的行業、規模和身份特徵。從各工業行業的企業平均績效來看,具有高盈利能力與高生産率的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普遍位於具有壟斷性特徵的行業。企業規模與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産率之間正相關。央企在盈利能力和生産率上均優於地方國有企業。

  第三,混合所有制國企效率高於民營企業的兩個最主要原因是貸款優惠政策和市場勢力。混合所有制國企可以憑藉國企地位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混合所有制國企所處行業很大程度上是高度壟斷的行業。在控制市場勢力和投資-現金流敏感性指數後,國有資産比重對效率的正面影響被削弱,即國企股份的優勢不再明顯。此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企業中非國有經濟比重的提高則傾向於增進企業生産率。

  第四,員工持股對於提升國有控股和參股上市公司的效率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計量回歸分析表明,員工持股比例在國有控股和參股企業樣本下對企業生産率有顯著為正的效應,但在全樣本下不顯著。一種解釋是,國有企業普通員工薪酬相對固定,使得股權激勵成為更加有效的補充性激勵手段。

  (二)加快改革步伐,明確國企的定位

  加快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特別是加快壟斷性行業的國企混改步伐。目前來看,競爭性行業的國企混改比較有效,其效率顯著高於純國有企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營資本的進入有助於規範國企的公司治理機制。下一步的重點是推進壟斷性行業的國企引入民營資本,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將國企分類改革思路與完善市場競爭環境結合起來,通過營造競爭性市場環境給國企改革提供動力。目前國企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將所有國企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要警惕有關部門為了既得利益,將所有在壟斷性行業享有市場勢力的國企全部劃入“公益類”,從而延緩了國企改革步伐。我們建議,對那些“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進行科學的細分,並作為“負面清單”向社會公佈。絕大部分國企應該屬於商業類,應該通過市場競爭的外部環境來改進效率,以市場化的手段來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加快國有企業的薪酬改革步伐,使國企員工的薪酬能夠反映實際生産率。目前,由人社部牽頭組織的國企薪酬改革方案尚未出臺。我們的研究表明,國企目前的職工薪酬難以全面反映其生産率,缺乏顯著的激勵效果,因此職工持股才成為一種補充激勵手段。應該優化職工薪酬結構,例如提高獎金或津貼的比例,減少固定工資的比例,使薪酬能夠成為激勵員工積極性的基礎手段,這符合市場經濟基本原則。

  先市場化改革,再推行股權激勵。由於國企資本金盤子太大,極少數股份很容易被稀釋,難以發揮股權激勵的正常效果。太多員工持股,則容易導致小股東的搭便車行為。而且,很多國企處於行政性壟斷行業,這些員工已經享受了穩定而豐厚的工資福利,再對他們實行股權激勵,可能導致利益固化,引發社會不公情緒。因此,對於競爭性國企,可以推行員工持股;但是對於壟斷性國企,應該先進行市場化改革,然後再推行員工持股。

  要從根本上改革國企,必須明確國企的定位。如果國企仍然要承擔社會和經濟職能,而不是承擔單一職能,那麼多任務代理模式下,國企不可能成為純粹追求效益或者降低成本的市場化主體。更重要的是,只要國企仍然承擔政治和社會職能,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政企分離”,就不可能與民企平等競爭。我們的建議是,少部分國企承擔政治和社會職能,它們應該被劃入公益類國企,作為“特殊企業”存在,不參與市場競爭;大部分國企應該只承擔經濟職能,它們應該被劃入商業類國企,由市場競爭來決定其去留。

  (劉小魯為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企業與組織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