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貿易巨頭的“無風險套利”遊戲?

  • 發佈時間:2015-09-28 03:09:4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油輪囤油”:最容易的賺錢途徑

  9月初,在陽光明媚的加勒比海上,一艘巨輪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艘中型油輪載滿北海原油,駛往加勒比聖露西亞島。彭博社油輪追蹤系統顯示,這艘油輪很可能是貿易巨頭嘉能可租用的,在聖露西亞島唯一的石油終端上,一場簡單的賺錢遊戲或許正在上演——囤油。

  在業內稱作“升水”的市場狀況下,一種大宗商品的現貨價格比未來交割價格低。此時,囤油是貿易商們屢試不爽的賺錢手法——以當前低廉的價格買進原油,囤積原油,然後賣出未來交割的期貨合約,借此鎖定利潤。

  “這是賺錢最容易的途徑之一,從交易的角度看也很有意思:維托爾、嘉能可和托克等大型石油交易商因此獲得反週期的利潤來源。”《華爾街日報》援引休斯頓大學金融教授Craig Pirrong的話表示。

  的確,從聖露西亞到南非,再到荷蘭鹿特丹,貿易商們到處尋找這種獲利機會。媒體報道顯示,不僅是嘉能可,其競爭對手維托爾早在8月25日就將一艘裝滿尼日利亞石油的超大型油輪發往南非薩爾達尼亞海灣。

  其實,囤積原油以待未來拋售的盈利模式並非新鮮事。上一輪貿易商積極囤油出現在2009年,當時油價持續大幅回落後出現了難得的套利機會,那時7個月後的原油期貨合約與近月合約價差最高超過12美元/桶,且6美元/桶以上的價差維持了接近半年。因此,早在2008年12月,油價從當年7月份時的高點147美元/桶暴跌至50美元/桶下方時,就有交易商不停買進並囤積原油。一年之後,原油價格從一年前的最低點上漲了近一倍。據彭博社報道,世界第五大獨立石油交易商貢沃爾當年狂賺了6.21億美元。

  2014年,相似的情節再度上演。例如,去年9月份油價處於下跌通道時,就有媒體指出聯合石化租賃了世界最大的超級油輪TI Europe在海上儲存原油。據美國油輪經紀商Poten& Partners的數據,聯合石化2014年簽訂了815筆油輪租約,佔現貨市場原油租船交易的7.8%,位居全球第一。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維托爾預定了TI Europe的姊妹船TI Oceania來存儲原油,使得2015年的多數時間裏,這艘容量達320萬桶的超級油輪只會停留在新加坡附近的海岸上。貿易巨頭的“囤油熱”甚至還帶來了油輪産業“逆市”繁榮。

  “供給增加和油價下跌推動原油交易商存儲的原油規模達到了金融危機後的最高水準。”路透社此前報道表示。

  貿易巨頭巧念生意經

  “當近月合約或現貨價格與遠月合約價差超過持倉成本的時候,買近月或現貨,然後在期貨市場上拋售遠月合約,就能賺取無風險的利潤。這通常發生在暴跌的過程中,因為近月合約的流動性較好,受到資金拋售的壓力相對更大一點,這時候或許會出現套利機會。今年早些時候出現過這樣的機會,大型原油貿易商會擇機進行套利,通過先買進並囤積原油,再等到遠月到期再進行交割,來達到獲利的目的。”光大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李宙雷指出。

  一位私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做囤油套利一般基於布倫特原油的近月合約與2-3個月的合約價差情況。目前來看,布倫特原油合約中近次月價差較上月小幅走闊,維持在0.7美元左右區間,較7月低點擴大了約0.3美元,而目前的囤油成本約在0.6-0.65美元之間,因而已經有囤油套利的空間。據悉,在1月和3月,囤油數量約在2500-3500萬桶之間。

  而隨著石油精煉廠陸續進入停産檢修季,8月份起,原油市場開始向著期貨升水方向發展。數據顯示,9月15日,布倫特原油期貨1年期合約較當月合約升水7.82美元,是7月中旬的兩倍多。

  不過,世元金行研究員李杉指出,雖然原油期貨價格持續升水,但這並不意味著貿易商可隨意進行“無風險套利”。除了需要考慮原油期貨升水幅度之外,油輪即期運價和財務費用等成本也是貿易商在進行套利前需要注意的方面,這些成本的增速可以削弱運費方面的任何有利影響。

  華泰期貨原油研究員陳靜怡也表示,從今年的情況來看,自從去年年底原油期貨價格從遠月貼水轉到遠月升水後,價差持續擴大,到3月份布倫特原油7個月後的合約價格與近月價差最高超過7美元/桶,而後快速回落,目前基本上維持在4美元/桶左右。一般來説,這兩個合約的價差在6美元以上才能夠覆蓋基本的囤油成本。因此,按照當前的價差水準,單靠囤油套利機會不大。此外,因為當前原油期貨價格波動較為劇烈,在期貨合約上的頭寸需要的保證金水準也要相應提高,所以資金佔用方面並不具有優勢。

  “這種行為也是一種投機行為,因為一旦後期有風險事件爆發,原油可能再次暴跌,原本可以在現在的價格賣,結果未來的價格更低了。而且,企業囤貨是有成本的,因為現在賣,可以更早獲得現金流,這裡面有資金成本的問題,這也是風險點。”金石期貨分析師黃李強説。

  加強戰略儲備建設

  石油戰略儲備對國家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意義重大。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6月下旬,國際油價開始下滑,中國石油進口量從7月份開始增長。相比2013年同期,中國原油進口量6月份、8月份、9月份、10月份都有所增加,12月則創下進口新高。今年6月,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大漲27%,達2949萬噸。7月,原油進口連續第二個月大幅增加。整體來看,今年前7個月,中國原油進口同比增幅達到10.4%。

  對此,李彬表示,去年7月份後,由於國際原油供需矛盾日益凸顯,原油價格一落千丈,曾一度創下十年以來新低。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多家機構也紛紛下調了國際油價預期。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低位徘徊的油價為中國增加石油儲備提供了有利條件。

  目前中國石油戰略儲備相當於約30天進口量,而相關部門希望到2020年將這一水準提高至100天。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4年底中國國家戰略石油儲備能力達1.41億桶,中國商業石油儲備能力達3.07億桶。

  而眼下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四月,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這也意味著,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發生巨大變化,未來中國在石油市場將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那麼,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繼續加大對戰略石油庫存設備建設的投入,並加大企業商業儲備設施力度;另一方面,也要加快石油期貨上市的步伐,通過市場對價格的調節作用來充分合理的利用資源,並鼓勵石油的上中下游環節貿易商共同參與。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隋曉影表示,我國戰略石油儲備包括三期工程,一期工程共包括4個儲備基地,目前已經存滿,儲備量達9100萬桶,主要分佈在鎮海、舟山、黃島和大連四處;二期工程儲備總量將超過一期兩倍以上,主要分佈在新疆獨山子、甘肅蘭州、廣東惠州和青島等幾個地點,目前仍在積累中;三期工程的規模預計更大,曹妃甸、重慶和海南等地都是備選。目前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量仍未達到國際標準,三期工程全部儲備完會基本接近國際上90天的凈進口量標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