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國企改革有待細化推進

  • 發佈時間:2015-09-16 01:30:41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民生銀行 陳德勝

  國家資訊中心 李洪俠

  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分八個方面三十條提出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呈現諸多鮮明特點,同時也有一些關鍵問題尚待進一步完善和細化。

  這是一個全面系統的改革意見。意見涉及國有企業的改革方向、考核側重點、各級管理人員的進出和薪酬分配、資本和資産管理等微觀領域,同時也包括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強化外部監管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完善國企改革的環境條件等宏觀領域,涉及國有企業改革的方方面面,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改革意見堅持問題導向,鮮明提出當前國有企業存在的國企效率低、國資流失、黨領導作用弱化等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整個改革意見就是針對這些突出問題,從多個方面提出的系統解決辦法。如針對國有企業效率低,意見提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改革企業管理人員選任制度和薪資分配製度、建立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等辦法。

  改革意見注意突出市場機製作用。不僅在總體要求中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改革目標也要形成更加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現代企業制度、市場化經營機制,經營不善的企業也要按照市場化機制退出。不但競爭行業要加強市場機製作用,在關係國家安全、自然壟斷甚至公益性行業國企改革的過程中,也要求在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配置的部分環節引入市場機制。不僅在企業內部要求引入各種所有制資本優勢互補,企業決策實行“一人一票”,企業的選人用人和薪酬分配也要相應引入市場化原則。

  改革意見始終強調于法有據。不僅國企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中都明確提到“依法”、“合法”、“法律法規”和“法定”等。而且,在各項具體改革舉措中,強調國有企業要依法自主經營、優勝劣汰,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和薪酬分配等權力,支援企業依法合規通過證券交易、産權交易等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企業資産;也要求國有資産監管機構要準確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定位,科學界定國有資産出資人監管的邊界,建立監管的責任清單和權力清單,企業內外部監督也要依法依規,要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還專門要求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為國企改革創造環境條件。

  當然,改革意見的特點固然鮮明,同時也有一些問題尚不夠細化。國有企業改革關鍵是解決好幾大問題:提高國有企業經營效率,確保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加強黨的領導使國企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保證國企與非國企公平競爭。

  第一,國企參股企業的考核標準待明確。意見要求,主業是充分競爭行業的國有企業,要實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對這類企業,重點考核經營業績指標、國有資産保值增值和市場競爭能力。國有企業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情況,政府和出資人易於對其進行考核,可是國資參股的企業本質上已經非常市場化,按照“一人一票”制企業自己決定生産經營決策,市場根據其經營績效決定其競爭能力和市場地位。政府考核既不合理,也難以設計出客觀的考核標準,即使有標準,也遠不及市場標準來得及時準確。

  第二,公益性國有獨資公司考核如何設定標準。意見要求,採取國有獨資形式的公益類國有企業,重點考核成本控制、産品服務品質、營運效率和保障能力。問題在於,這種公益性國有獨資企業,往往是壟斷經營的,缺少競爭壓力和對比標準,産品服務品質如何確定客觀評價標準,企業運營效率和保障能力如何界定,都還不夠清晰。類似問題在自然壟斷行業國企身上同樣存在,如果缺乏科學評價標準,很可能考核會流於形式,延續國有企業固有的效率不高、約束不硬等問題。

  第三,國企如何保證與非國有企業公平競爭。意見重申兩個“毫不動搖”,要推動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這就要求國有資本(企業)與非國有資本(企業)能夠公平競爭。意見對這個問題闡述還不夠明確。首先是企業內部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如何公平競爭。國企改革要求發展雙向混合所有制經濟,問題在於國有資本和非國有資本如何在經營中如何處理不同意見,企業經營出現失誤甚至虧損時,為實現國有資産保值增值,是否要損害非國有資本利益。其次是企業外部國企和非國企如何公平競爭。産業鏈條上,部分環節國有企業壟斷,部分環節向市場放開,不利於國企和非國企的公平競爭。

  此外,還有諸如地方國企是地方全民所有,還是全國全民所有;國有企業自身是否還有行政級別,及其與黨委選擇幹部個人的行政級別之間的關係;政府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後,公司和國資委之間是什麼關係等諸多細節問題,也都有待進一步明確。意見僅是“1+N”體系中的“1”,期待後續“N”能將改革政策進一步細化、明確、可操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