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8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滬指放量收復3200點

  • 發佈時間:2015-09-10 07:58: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滬指昨天放量上行,突破前期高點,成功站穩3243點。創業板指數強勢上漲,成交量突破千億。在大盤築底企穩階段,A股融資餘額也迎來反彈。

  兩市成交量放大

  滬指昨天早盤高開高走,漲幅不斷擴大,一度漲逾2.5%,收復並站穩3200點整數關口。午後經調整後,隨著兩桶油的拉升,大盤再度走高,漲超2%。盤面上,題材股活躍,早盤上海板塊強勢,電腦、充電樁等板塊走強,午後福建板塊崛起。9月8日成交量不足3000億元,創出今年3月以來單日最小成交額,昨日兩市全天成交8449億元,量能放大。240余股漲停,55隻個股收綠。

  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243.09點,漲幅2.29%,成交4130億元;深成指報收10620.13點,漲幅2.91%,成交4319億元,創業板指報收2071.72點,漲幅3.53%,成交1089億元。

  電腦板塊漲幅居前,湘郵科技新開普啟明星辰神州資訊等個股漲停。充電樁板塊飆漲超7%,世紀星源萬馬股份東源電器上海普天動力源英威騰銀河電子等個股漲停。重組概念、軍工航太和次新股板塊,漲停股層出不窮,重組概念涌現出40隻漲停股。兩桶油改革概念股大漲,石化油服四川美豐漲停,泰山石油大漲逾8%,石油濟柴漲逾7%,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分別上漲3.56%和2.18%。

  西藏板塊大漲6%,居地區板塊漲幅之首,西藏城投西藏旅遊西藏珠峰均收漲停。

  華訊財經認為,昨天兩市高開,大盤回補缺口後上行站上3200點之後,技術上,大盤突破3235.84點後將擴大漲幅,下一目標將是3373點。大盤回補了前面一個缺口,日線級別5日線和10日線拐頭向上,説明做多動能增強。大盤周K線陽包陰,止跌跡象明顯。由於創業板是超跌性質的技術性反彈,反彈應該以創業板指數為主。

  在市場賺錢效應、指數技術壓力、經濟基本面等諸多因素制約下,A股還有繼續震蕩築底需求,短線操作難度加大。投資者可趁機調倉換股,提前謀劃中長線佈局。其中改革預期較強、有望率先啟動的國有上市企業和具有實質性並購重組且股價跌破定增價的超跌個股,都值得逢低佈局。

  次新股連續爆發漲停潮

  9月8日,A股市場上演“V形”反轉,次新股成為漲停股最為集中的板塊,僅年內首發上市的次新股,便有56隻實現漲停。昨天次新股再次迎來35隻個股的漲停,年內首發次新股超過30隻,次新股已成為漲停股的集中營。

  分析人士表示,多數次新股不足10億元的流通市值促使個股活躍,在滬深兩市面臨量能緊張的情況下,相關個股仍能爆發相對強勁的上漲動力。

  公開數據顯示,從8月18日到9月7日,上證指數累計下跌22.87%,9月8日漲停的56隻次新股累計跌幅均超過這一數字,其中浩豐科技濟民制藥股價不幸被腰斬,引力傳媒星光農機北部灣旅東方新星江蘇有線韓建河山金石東方聚隆科技博濟醫藥弘訊科技東傑智慧漢邦高科石大勝華光力科技等個股累計跌幅超過40%。業內人士認為,次新股的整體反彈可以歸結為超跌反彈,需要注意的是次新股通常在反彈或牛市行情中爆發超強的能量,若市場反彈行情確立,次新股這類“牛市品種”將擁有巨大漲升空間。

  對於投資機會,分析人士表示,當前市場震蕩強烈,在無明顯反彈信號的背景下,需適當控制倉位防範風險。投資策略上,重點關注三類次新股:近期表現的強勢個股、近期受到市場主力資金關注的個股和前期跌幅較大的超跌股,如浩豐科技、濟民制藥、木林森等。

  A股融資餘額已迎反彈

  在大盤築底企穩階段,A股融資餘額也迎來反彈,這一成果來之不易。9月7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凈增加162.63億元,從9月2日的9591.54億元回升至9754.17億元。

  從時間跨度來看,本輪融資餘額下降時長僅次於6月至7月的大跌時段。6月19日至7月9日,兩市融資餘額連續14個交易日下降,從巔峰時期的2.2666萬億元下降至1.438萬億元。此次經過12天的去杠桿,目前融資餘額已回到去年12月上旬水準,以9月2日最低點9591.54億元計算,較巔峰時期的2.2666萬億元降幅達57.64%。

  在7月9日融資餘額觸底回升後,A股市場也走出了一波短暫反彈。7月24日,滬指最高上攻至4184點,較7月9日的3373點低點上漲24.04%。令市場欣喜的是,9月7日融資餘額回升並非零星個股所為,而是出現市場全面回暖的跡象——統計數據顯示,當天892隻兩融個股標的中,共有561隻出現凈買入,佔比為62.89%。而在8月下旬的指數斷崖式下跌中,曾有多個交易日出現融資凈買入個股數少於10隻的情況。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

  漫畫/唐志順

  新聞記憶體

  員工持股計劃被套股票蘊藏機會

  由於股價持續下跌,去年以來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92家上市公司中,近60家公司員工已被套牢。隨著股指不斷探底,仍有不少公司推出員工持股計劃作為護盤手段,新的員工持股計劃出現了新現象。

  據統計,8月以來,多家上市公司新推出多種形式的員工持股計劃,涉及資金近40億元(按照上限計算)。同時,還有多家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實施或者完成購買,涉及金額超過50億元。

  潤邦股份達華智慧明星電纜等推出了有“兜底”保障的員工持股計劃。潤邦股份公告顯示,公司員工持股計劃的年化預期最低回報率為10%,公司控股股東南通威望實業有限公司承諾對公司本次員工持股計劃中員工持有份額的本金回收及不超過10%的年化收益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老闆電器則把經銷商也拉入了持股計劃。公司8月27日推出了第一期核心管理團隊持股計劃,12名高管出資1600萬元,以1:2杠桿買入總額上限為4800萬元的公司股票,與此同時,公司代理商也將籌資9920萬元,並通過1:2比例募資後以合計不超過29760萬元,通過在二級市場購買並持有公司股票。

  券商分析師認為,跌破員工持股計劃成本,公司股價應具有相對較高的安全邊際和明顯的投資機會,特別是杠桿高的員工持股計劃。

  信達證券建議從幾個角度篩選跌破成本的員工持股標的:杠桿高低;員工持股佔比;業績狀況;跌破成本幅度。文/本報記者 劉慎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