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資本競逐供應鏈金融 盈利前景顯現

  • 發佈時間:2015-09-09 07:1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際網路+金融”的巨大潛力,使上市公司開始重新審視與上下游中小企業的關係——

  資本競逐供應鏈金融

  伴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對傳統金融業的逐漸滲透,供應鏈金融已成為上市公司跨界經營的新嘗試。據中信建投證券最新統計顯示,截至目前,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已有近30家上市公司從不同的路徑介入供應鏈金融業務。

  以東華科技為例,該公司披露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194.81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投向供應鏈金融數據資訊平臺建設、商業保理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供應鏈金融數據資訊平臺建設項目擬投入資金5000萬元。

  此外,還有20多家公司基於自身業務,通過電商平臺,力爭實現供應鏈産銷網的協同。比如,怡亞通攜手宇商小貸發展供應鏈金融已有6年,公司旗下的380平臺成為未來公司發展基石;上海鋼聯旗下鋼銀電商日前參股設立小貸公司已獲批;生意寶的網路交易資金結算平臺、化工交易系統日前也已上線測試。上市公司正加快佈局供應鏈金融。

  盈利前景顯現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簡單來説,就是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貸款人向産業鏈上或生態圈內的各類公司提供貸款的業務。而傳統意義上的“貸款人”,一般由商業銀行來擔當。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是上市公司競逐供應鏈金融的大背景。江蘇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秘書長、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網際網路對上市公司滲透率的提高,核心企業可以提供不少風險評估的關鍵數據,使供應鏈金融在風險定價、資金對接等層面有所突破,這給核心企業、交易平臺開展供應鏈金融提供了可能。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徐博表示,金融行業豐厚的凈利潤、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以及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是上市公司進軍供應鏈金融的主要原因。“此外,阿里巴巴旗下阿裏信貸、京東旗下京小貸的強勁表現,向我們展示了‘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在B2B行業的巨大潛力。實體經濟中的上市公司及核心企業,也或多或少受到啟發,開始重新審視與上下游中小企業的關係。”徐博説,不少上市公司試圖在原材料及貨物的供需關係之外,從另外的角度來切入供應鏈金融業務。

  一般來説,目前多數産業鏈上超過半數為中小企業,由於信用和風險識別成本較高,這些企業很難從銀行直接獲取信貸資金,也很難從其他渠道獲得急需的資金。以商業保理業務為例,目前非金融公司應收賬款餘額規模在17萬億元左右,但保理行業僅能覆蓋不到20%的應收賬款融資需求,融資端需求缺口較大。

  “上市公司通過向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基於倉單、貨物商品的融資服務,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週期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維持産業鏈的健康發展,還可以從中獲得較為可觀的利差收益。”信達證券資深分析師王小軍説。

  是機遇更是挑戰

  由核心企業充當貸款人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正日益顯示出強大的活力。但對上市公司來説,機遇和風險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供應鏈金融“蛋糕”固然好吃,還需會吃。

  從部分參與供應鏈金融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情況看,各家公司業績表現有所分化,一些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業務對整體業績的帶動作用還未顯現。

  漢得資訊日前發佈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9107.6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30%,每股收益0.11元;盛屯礦業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3602.4萬元,同比增長168.38%,每股收益0.024元。不過,並不是所有涉及供應鏈金融的上市公司半年報都可圈可點,如上海鋼聯上半年業績預計虧損1.10億元至1.15億元。

  上市公司涉足供應鏈金融業務還面臨著其他挑戰。周治翰認為,資金來源是這些公司急需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據了解,目前大多數上市公司開展的供應鏈融資業務,仍然主要依靠自有資金,有限的資金規模限制了供應鏈融資業務的拓展。隨著供應鏈金融業務的不斷擴大,上市公司必須從外部獲取高成本的資金來滿足自身需求。

  徐博認為,在風險控制層面,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相比,上市公司涉足供應鏈金融,在合規性以及風控層面面臨著更大挑戰。“金融行業面臨著壞賬風險、資産品質下降等挑戰,如何更好地防控風險,是這些上市公司管理層需要回答的問題”。此外,他認為,由於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所處行業相同,受經濟波動影響具有一致性,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很難分散;而核心企業資源倘若過分向金融業務傾斜,也有可能對其自身主業經營帶來負面影響。(經濟日報 記者 溫濟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