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國式出清的路徑選擇

  • 發佈時間:2015-09-08 00: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岩

  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困局是在保持匯率穩定的前提下,如何在經濟增速不斷下滑的局面下消化並解決大規模存量債務問題。

  目前中國經濟的增速只有7%,而政府債務的利息成本接近或超過7%的水準,這就意味著某些地方政府可能已經出現收入與支出的倒挂,一度陷入收入無法覆蓋利息,被迫借新還舊,但卻進一步增加利息支出負擔的惡性迴圈。

  在這一過程中大規模的債務減記在所難免。中國的債務減記方式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大規模的債務置換。通過債務置換降低利息成本,扭轉收入與利息支出倒挂的現狀,實現凈現金流入的增加。

  當然,債務置換只解決利息問題,但本金的償付依然面臨巨大壓力,單純依靠經濟自身增長很難實現。在通縮的環境下,資産價值不斷縮水,償債壓力也不斷加大,因此政府應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通過再通脹提升資産估值水準,我們稱之為資産負債表的優化手段:

  一,通過財政刺激提升資産價格通脹水準,提升整體資産估值水準,覆蓋存量債務本金,降低新增負債壓力。

  二,限制整體資産規模增速,加快提升資産證券化率,包括存量未上市國有資産注入上市公司、鼓勵國企並購、大幅提升股權融資比例以及大力推廣PPP模式。

  三,加大改革力度,釋放制度紅利;加快經濟轉型速度,提升增長品質。致力於資産回報率的提升,而非僅僅是資産規模的擴張。

  四,引導非政府部門風險偏好提升;引導非政府部門杠桿率有序提升。提升已證券化資産估值水準,吸引並規範內外部資金參與證券化進程。

  在存量債務規模較大,財政刺激的空間相對有限的情況下,提升資産證券化率是更為可行的路徑選擇。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通過引導風險偏好提升,改變非政府部門資産配置結構,提升非政府部門的證券資産配置比例來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要引導非政府部門杠桿率的有序提升,防止資本資源的嚴重扭曲,弱化資本參與證券化進程意願。同時要加大金融體系開放力度,強勢引導境外資金流入。

  本幣資産的再通脹過程勢必引發貶值壓力的增強。改革開放三十年,尤其是加入WTO以來中國積累的外幣資産能夠對抗和綁定另一強勢貨幣美元,從而增強全球貨幣體系定價權。在出清過程中,緣于本幣的貶值壓力,央行必須賣出外幣資産穩定匯率,這將引發外幣資産減少,進而人民幣對全球貨幣體系定價權被削弱,但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這也是中國式出清有條件開展的最根本原因。

  總的來説,我們將中國式的出清路徑大體概括為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無風險利率下行)配合債務置換扭轉未來凈現金流,提升本幣資産的理論估值水準。同時輔以必要的財政刺激避免經濟陷入持續性的通縮。最重要的是迅速提升資産證券化水準減少新增債務壓力,利用改革紅利和轉型預期引導全社會風險偏好的提升,進而引導整體證券化資産估值水準的提升,以達到優化資産負債表的目的。

  當然,債務置換和資産再通脹過程可能會虛高本幣資産價值,匯率的貶值壓力增加。央行可以通過賣出外幣資産對衝貶值壓力,為改革和經濟復蘇爭取時間。以期望未來存量債務得以消化,經濟企穩回升,資産估值預期得以扭轉,外部資本重新流入,本幣重歸升值通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