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油氣産業鏈復蘇現端倪佈局石化改革主線

  • 發佈時間:2015-09-07 01:09: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朱瑩

  原油價格下跌無疑是把雙刃劍,就在通縮壓力擠壓企業利潤的同時,低油價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實惠。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5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392萬噸,俄羅斯已取代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國。4月中國原油進口達每日740萬桶,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

  花旗分析師Ivan Szpakowski在報告中指出,受建立應急儲備的強勁需求以及獨立煉油企業進口限制解除的影響,中國石油進口快速增長的勢頭預計將維持到2016年。如此規模的儲備有望錄得創紀錄的一年,鋻於油價在過去兩個月進一步下挫,中國可能借由海外設備來推進石油儲備項目。

  伴隨油價行至低位,國際資本大鱷已經開始逆向佈局,押注油氣産業鏈復蘇。據外媒報道,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披露,已購入美國休斯敦煉油企業Phillips 66的價值45億美元股份,持股比例達10%,或為押注石油産業長期需求回歸增長。

  國內油企亦不遑多讓。《華爾街日報》稱,中石油子公司中國聯合石油有限責任公司8月份在迪拜現貨市場大舉購油,購買量接近現貨供應量的90%,創下了這個小市場的單月交易紀錄。中聯油大舉購油似乎可以被業內視為中國在國際原油市場“抄底”的一個佐證。

  海通證券預測,油價短期仍將低位震蕩、中長期看漲。從短期看,經濟發展並沒有明顯起色,需求依舊低迷;北美頁巖油産量並沒有出現實質性下降,預計短期內原油價格仍將低位徘徊,預計2015年布倫特原油均價在50-60美元/桶之間。從中長期看,由於目前油價水準已跌破或接近許多區域的原油完全生産成本,石油企業盈利大幅下降,直接影響了上游油氣開採業務的資本性支出,進而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原油産量;另外原油的低價對産油國經濟的影響也逐步顯現出來。原油中長期的合理價格在70-80美元/桶。原油價格中長期趨勢上漲,有助於石化行業景氣度的復蘇、盈利的增長。

  海通證券分析師鄧勇指出,認為石化行業的改革是重要投資主線,油氣全産業鏈的改革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常規油氣區塊向民企開放;油氣進口權放開;油氣價格市場化。在油價反彈階段,建議關注三類投資機會:一是原油開採企業直接受益。二是業績彈性大的石化企業。三是油服企業。

  中金公司認為,國際油價反彈有利於兩類化工企業,首先是非石油基為原料生産化工産品,終端産品有望隨石油價格上漲,價差擴大,甲醇、聚氯乙烯、煤制烯烴、煤制油、煤制氣等産業有望受益。還有一類是可享受低油價庫存收益的石化産業,如己二酸、丁辛醇、甲乙酮、丁二烯、PDH、環氧丙烷、MDI、丙烯酸、PX-PTA-PET産業鏈等。前期油價處於低位時,這些行業公司通常以較低油價儲備原材料,而近期的油價反彈有助於對相關産品産生提價支撐,企業盈利能力或將繼續改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