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做市商擴圍在即 交易模式待創新

  • 發佈時間:2015-08-19 01:22:2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三板市場出現的問題,關乎每一個參與者,其真正的解決還在於制度創新,同時做市商也需要轉變策略,真正發現企業價值,優化整個做市生態。”多位券商做市業務負責人認為,當前市場需要真正的政策紅利落地,其中分層管理、做市商擴圍、競價交易以及投資者入場資金門檻降低等內容的市場預期日漸強烈。

  實際上,有關新三板制度相關政策推出的積極信號也正在不斷放出。今年6月,全國股轉系統董事長楊曉嘉曾公開撰文稱,今年新三板制度創新的重頭戲是進行分層,目標是實現差異化管理。而股轉系統副總經理隋強也曾表示,新三板做市商擴圍政策將很快落地,基金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等非券商機構參與推薦掛牌、股票做市的政策有望很快落地。同時,公募基金參與新三板的相關指引有望近期向市場徵求意見。

  在業內人士看來,非券商機構參與新三板做市,對解決當前流動性危機、活躍市場、推動分層和連續競價改革均有積極作用,尤其是公募基金的參與,除了將新增資金進入新三板市場之外,也會帶動更多投資者關注新三板投資。除此之外,拓寬做市商資金渠道、增加做市交易對衝工具、明確設定增限售期、加強對增發行為監管等也成為行業普遍期待的制度創新內容,不過,其細節落地則有待更多商榷。

  “新的參與者進場實際上會帶動交易模式的創新,新三板市場也會出現類似A股市場的新玩法,比如有些基金子公司有類似業務,可能會考慮通過主機板和新三板聯動,來加大對做市股的投資;或者將市值管理模式複製到新三板做市股上,刺激優質股的股票交易。”上述幾家做市商業務負責人認為,非券商機構的進場將會為市場帶來活力,而企業可選擇的做市機構較多,也會大幅度提升企業主動性,有效激勵做市商和機構之間進行良性競爭。

  對券商機構而言,做市業務考核模式的優化、內部資源重新配置、業務部門間協作強化,也將會轉變過去做市商短期利益的傾向,做市商們亟需轉變業務思路。“通過激勵機制的調整,提升機構對新三板調研、強化投資者互動、定期信批規範的動力,解決新三板企業資訊不對稱、投資資金吸引力弱的問題,強化機構自身的客戶開發能力,券商自身也需要轉變思維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林生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