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私募發展回歸“慢牛”

  • 發佈時間:2015-08-15 03:22: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時評

  □本報記者 黃瑩穎

  市場6月底至7月初的巨幅調整,在吞噬私募産品利潤的同時,也極大地挫傷了部分私募機構對於市場的信心。有極度悲觀者甚至直接主動清盤,告別市場。

  格上理財數據統計顯示,7月終止産品共達130隻,有明確投資顧問的共有14隻,10隻為提前終止。在有明確投資顧問的産品中,股票型策略6隻,組合基金6隻,管理期貨策略、相對價值策略産品各1隻,且所有已知終止凈值的産品,終止凈值均大於1。

  從私募産品發行情況來看,7月市場已明顯清淡很多,市場大幅調整過後,陽光私募發行遭遇驟冷,私募機構大多持觀望態度,已開始收縮戰線。據格上理財不完全統計,7月共發行陽光私募基金551隻,雖同比增長38.10%,但環比卻減少66.32%。

  行業由燥熱回歸到常態,對私募資管行業來説,卻是一件該慶倖的事情。上半年的市場,對於成熟投資人而言,並不是一個讓人感到非常舒服的市場。在巨量資金躁動下,“垃圾股、虛偽概念股”雞犬升天,選股成為一件多餘的事。

  同樣,在資金躁動下,證券私募機構也呈現出大躍進式發展。今年1月,證券私募管理規模為5697億元,而到6月中旬,行業整體規模飆升近三倍,不少私募機構整體資管規模亦增漲兩到三倍,新的私募機構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以最為火熱的5月數據看,5月陽光私募行業共發行陽光私募基金1060隻,單月發行量為2014年全年的20%。

  從此輪調整看,行業首尾間差距也非常大。從凈值水準看,此輪調整,陽光私募行業整體回撤在20%左右,5月底時,陽光私募行業平均收益47.82%。其中股票類基金平均收益55.56%,股票類基金行業前1/4平均收益103.5%,行業後1/4平均收益15.98%。而到7月底,陽光私募行業平均收益30.14%,股票類基金平均收益31.92%,股票類基金行業前1/4平均收益69.33%,行業後1/4平均收益0.83%。此外,從規模看,行業首尾差距更是明顯,截至7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含私募證券、私募股權、其他私募等)管理規模在100億元以上的仍有70家,50億元至100億元的77家,20億元至50億元的232家,20億元以下的16225家。

  實際上,燥熱之後,不少陽光私募機構已由衝規模,轉向修煉內功。有私募大佬表示,在規模登上一個臺階之後,接下來則要重點提升投研團隊能力,豐富産品線,加強公司風控水準。畢竟證券私募管理能力是有瓶頸的,要在二級市場基礎上往上游,一級半、一級甚至更早期的天使投資發展。而對於一些仍處於發展初期的私募,雖發行市場不如上半年,但通過管理好既有産品,豐富産品線,同樣也可以獲得高凈值客戶追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