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清華係”陷*ST華賽保殼泥潭

  • 發佈時間:2015-07-20 07:4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97年就已登陸深交所的*ST華賽(000068)上市18年來幾經易主,現在由背後有著清華背景的深圳華融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泰”)控股。而近期公司推出的一份募資近49億元用於海綿城市PPP建設項目的預案,則被認為是在押寶。因為在2013年初戰略入股*ST華賽後,*ST華賽因連續兩年虧損已經開始披星戴帽,而華融泰正在陷入*ST華賽的保殼泥潭。

  華融泰背後的清華基因

  華融泰似乎在行業內並不是個耳熟能詳的投資公司,但是其背後的股東方則來頭不小。公開資料顯示,華融泰股東方由兩部分組成,其中清華控股持股40%,深圳市奧融信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融信”)持股60%,而奧融信則分別由自然人黃俞持股83.4%、黃雪忠持股16.6%。

  清華控股是由清華大學全資控股的投資公司,也就是説清華大學間接持有華融泰40%的股權。而華融泰的清華基因也隨處可見。在華融泰官網上的大標題簡介顯示,華融泰是清華控股旗下企業,全能型資産管理公司。同時,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也佔據了公司官網中間最醒目的一部分。從公司辦公地址的招牌上也可以看到,公司前臺的標注是,清華控股華融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也就是説,清華控股雖然持股40%,卻也成為了華融泰最閃亮的招牌。

  而華融泰入股*ST華賽似乎也和其背後的清華基因有關。從*ST華賽的前五大客戶中可以看到,清華大學控股的同方股份及其子公司佔據了主要部分,以2013年為例,*ST華賽2013年的前五大客戶分別為瀋陽同方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貝力生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同方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和欽州市同方和宸精密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前五大客戶中,有4家由清華大學控股,客戶變股東的戲碼成功在*ST華賽上演,如此想來,華融泰入股*ST華賽或早有預期。

   戰略入股變身絕對控股

  2013年1月16日,*ST華賽(當時為ST三星)的股東三星康寧、賽格集團與華融泰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華融泰受讓三星康寧持有的ST三星股份1.56億股,佔ST三星總股本的17.41%。

  華融泰也是通過此次股權轉讓成功戰略入股*ST華賽,當時的股權受讓成本約為1.72億元,成為*ST華賽的第二大股東。和華融泰同時入股*ST華賽的還有長潤投資,其通過受讓三星康寧(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的1.14億股權,受讓成本為1.26億元人民幣,成為*ST華賽的第三大股東。而當時公司第一大股東則仍舊為深賽格

  華融泰和長潤投資在入股*ST華賽時都表示目的是為了投資,並且未來或還將繼續增持,但是似乎華融泰對控股*ST華賽更感興趣。

  2014年初,*ST華賽發佈公告稱,擬通過非公開發行1.1億股募集資金5.29億元,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而第二大股東華融泰則全額認購定增股份,通過定增,華融泰的持股比例由17.41%上升至26.43%,成功成為*ST華賽控股股東。而長潤投資則並沒有參與增持和定增,反而是在2014年的3月有過兩次減持。

  2015年7月,在華融泰的控股下,*ST華賽再次推出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6億股股份,募集約49億元投資海綿城市PPP建設項目,而控股股東華融泰也將參與認購2.35億股,本次認購完成後,華融泰持有*ST華賽股份的比例將達到31.19%,遠超過二股東深賽格的12.53%,就這樣,華融泰從2013年的入股成為了現在的絕對控股。

   入股兩年陷保殼危機

  2013年1月華融泰開始入股*ST華賽時,上市公司正好即將迎來脫帽,而這也或許是華融泰戰略入股的主要原因,*ST華賽此前因為2009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而“被ST”。2013年5月21日正式迎來脫帽,入股幾個月就撤銷退市風險,華融泰本以為入主正當時,能好好地運營公司實現更好的發展,但是事與願違。

  2012年度*ST華賽實現營業收入1.05億元,凈利潤317萬元,而華融泰入主後,2013年凈利潤虧損3720萬元,2014年凈利潤虧損1.08億元。

  *ST華賽原名賽格三星,此前公司主要從事CRT玻殼及STN-ITO鍍膜玻璃的製造和銷售,但是由於年報被非標,主營業績增長有限,公司于2010年8月關閉全部CRT生産線。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後,公司自2012年10月開始開展貿易業務。

  而貿易業務也就成為了*ST華賽2013年的主要業務,華融泰雖然是2013年初就成為了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但是2013年並沒有對公司經營立即做出改變,仍舊以出售電子元器件和液晶電視的貿易業務為主營,租賃業務為副業。而實際上,*ST華賽因為生産線關閉,在2013年的貿易業務也只是從供應商處採購再賣給客戶,自己只是在中間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最多也只是對採購材料進行了組裝,這顯然不應該是一家上市公司應該具有的主營。

  2014年,*ST華賽增資入股北京清控人居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控人居”),如此一來,*ST華賽2014年的主要業務就分為了兩部分,一部分還是原有的貿易業務,另一部分則來自於清控人居的技術諮詢收入,後者2014年帶來營業收入3066萬元,前者則為2559萬元。雖然出現了新的利潤增長點,但是2014年在高額的固定費用和計提的資産減值損失下,公司還是出現了鉅額虧損。

   49億押寶海綿城市項目

  從*ST華賽的利潤表中可以看到,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佔據了公司的主要成本,僅2014年就佔據了7332萬元,而當年的總營業收入才6719萬元,在費用壓縮有限的情況下,華融泰要想保殼*ST華賽就必須在增加收入上入手。

  而截至目前,華融泰控制下的*ST華賽做了兩件事情,一件是溢價26倍收購了成都支付通拓展第三方支付;第二件則是計劃定增募資49億元進軍海綿城市PPP項目,海綿城市指的是把城市建設得像海綿一樣,遇到有降雨時能夠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滲透、凈化雨水,補充地下水、調節水迴圈;在乾旱缺水時有條件將蓄存的水釋放出來,並加以利用。成都支付通為華融泰關聯企業,華融泰持有其7.16%股份,成都支付通2014年凈利潤為虧損1933萬元,2015年能否實現盈利還是未知。而目前看來,公司只能押寶海綿城市PPP項目,但是其在2015年能否正式帶來收入也不能保證。

  “海綿城市項目將成為公司未來的重點項目,至於年內能否帶來營業收入現在還不能確定,因為公司目前只是有意向在幾個標的城市進行海綿城市建設,但是還沒有和當地的管理層簽約,這個要等這些城市公佈招標結果後才能進行。”北京商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諮詢時,*ST華賽證券事務部代表如是説。截至記者發稿時,*ST華賽所申請招標的四個城市官網都還沒有公佈中標結果,而*ST華賽201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仍約虧損1800萬-2400萬元,華融泰的保殼任務仍迫在眉睫。

華控賽格(00006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