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杠桿脫困 兩融餘額降至1.4萬億

  • 發佈時間:2015-07-18 09:41:29  來源:新民網  作者:譚恕  責任編輯:田燕

  在兩融杠桿急降8000億以後,短期看,兩融餘額已經企穩。機構認為,兩融餘額短期出現大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存量資金是否有進一步降杠桿的意願,同時也取決於抄底資金的屬性和對後市的判斷。

  本週除了千股漲停和千股跌停的奇觀之外,一個重大的信號是兩融餘額在1.44萬億附近反覆震蕩,趨於企穩。最近兩天,融資餘額正由1.43萬億進一步微降至1.42萬億,逐步逼近1.40萬億。

  追溯滬深A股本輪的大幅下跌,最初始的原因是中國證監會開始清查場外配資。對投資者而言,場外配資就像一個“堰塞湖”,巨大而神秘,坊間傳聞最大的配資杠桿高達1:10,這已經遠遠超過場內兩融杠桿1:2的比例。正因為配資比例過大、規模無法預估,管理層的清理引發二級市場對配資降杠桿的恐懼,導致A股大幅殺跌。在連續下挫之後,引發投資者對兩融市場的進一步恐慌。不過,在股指大跌超過25%的背景下,場內兩融餘額的波動成為股指企穩的重要指標。

  “我們之前的研究表明,融資餘額的變動值是市場表現的一個滯後指標。”信達證券研究員谷永濤説。西南證券研究員朱斌認為,從歷史數據來看,兩融資金與A股指數高度相關,但兩融資金往往只能作為市場漲幅的同步指標,有時略微領先,有時滯後。如今年3月到5月份的“瘋牛”時期,兩融資金確實有一定先導性,兩融資金的加速約比股指上揚領先數天;但6月下旬這次調整,兩融資金的減少是落後於股指回調的,如上證指數是6月12日見頂,而兩融資金餘額則在6月18日見頂。緊急降息降準實際對於市場更多是一種政策信號作用,市場是否能在目前的點位企穩,最終是由市場參與者之間的博弈決定的。

  谷永濤注意到,經過前期連續殺跌,7月9日市場的大幅上漲帶來情緒的反轉,導致超低資金涌入尚未停牌的個股。從融資餘額上看,7月9日仍然有180.74億元的下降,“這表明市場對於反彈的信心依然不足。”谷永濤表示。不過,7月10日,融資餘額才表現出凈增長,雖然只有2.43億,但方向的調整表明市場的情緒已經轉向。而7月13日市場趨勢的進一步確立,後續資金入場速度和規模將有望加速。

  本輪探底反彈以來,考驗兩融承接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停牌標的的復牌衝擊。數據顯示,7月14日也就是本週二,單日融資凈買入達到19.43億。這是本輪兩融餘額調整以來一個最積極的信號——在兩融轉向以後出現最多的單日融資凈買入。不過,這一變化伴隨著股指震蕩而反覆。本週前四天,單日融資凈買入並沒有單向上揚,而在反覆震蕩——從週一-12.75億到19.43億到-190.25億再到週四的-12.27億。與此同時,融資餘額卻一直在微幅下降,從1.441萬億到1.442萬億,再到1.421萬億,步步逼近1.40萬億。雖然有震蕩和資金流出,但復牌標的衝擊之下,兩融呈現出相對穩健的承接力。

  雖然谷永濤和朱斌認為,短期看,在兩融杠桿急降8000億以後,已經企穩。針對還會不會繼續大跌的可能,機構認為,兩融餘額短期出現大跌的可能性不僅取決於存量資金是否有進一步降杠桿的意願,同時也取決於抄底資金的屬性和對後市的判斷。

  西南證券研究員朱斌用美國的杠桿市做了一個對比。美國股市一直是杠桿市,統計顯示,從1900年至今,在10個交易日暴跌幅度超過20%的狀況有7次,平均17年一次,排除1929年無政府調控的自由落體式崩盤和2008年金融危機的極端情況,其他幾次的平均跌幅在28%左右。目前A股從5100多點下調到3370點附近,調整了34%,對照美國股市的情況,還有一定下探空間,但是空間不大。在調整時長上,對比美國和台灣地區市場的調整歷史,大幅度下跌之後往往是低位盤整震蕩,指數通常需要盤整數月甚至一年以上才能回到前期高點。朱斌認為,A股目前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未來的調整可以參考這些成熟市場的走勢,即調整期會比較長,個股表現分化會比較明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