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交割日難現“多空大戰”
- 發佈時間:2015-07-17 00:43: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倪銘婭
17日,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1507合約將迎來交割日。數據顯示,16日三大期指均已順利實現移倉,進入交割環節的持倉量較小,沒有出現多空對峙局面,期現基差基本處於合理區間範圍內,預計將順利實現交割。
專家表示,此前股市出現大幅波動,市場對“交割日效應”有所擔心,但從實際運作情況和嚴格的交割制度來看,所謂的“交割日多空大戰”不會發生,對A股市場不會産生實質影響。
移倉順利 各項指標正常
從16日運作數據來看,三大期指的移倉順利,各項指標特徵保持正常。
一是本次進入交割環節的持倉量較小,截至16日收盤,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交割合約的持倉量分別為8908手、4320手和1828手,對應持倉規模分別為107億、36億和28億元,規模合計171億元,總體風險可控,影響也很有限。
二是主力合約切換已完成,從盤面來看,主力持倉已經轉到下月合約,IF1508、IH1508以及IC1508成交和持倉量均大幅超過交割合約,成為主力合約。
三是期現基差基本處於合理區間範圍內。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均出現了升水,分別為10.64點和17.75點,對應基差率分別為0.27%和0.65%。中證500股指期貨小幅貼水46.96點,對應基差率為0.62%。
四是期指流動性保持較好。16日三大品種合計交易量達到307萬手,合計持倉量12萬手。經過市場劇烈調整,股指期貨交易量和持倉量都在逐步恢復,不存在流動性問題。
制度嚴格確保交割順利
我國股指期貨市場誕生5年多來,共順利實現62次交割。實踐表明,“交割日”並無魔咒,更不會對A股市場産生實質影響。從62次交割情況來看,到期日價格收斂良好,價差大體在1個點之內,沒有出現上躥下跳、大幅跑偏的現象;交割量較小,平均僅2000多手,最多也只有8000多手;市場正常運作根本沒有受影響,62個交割日中,股市上漲36次、下跌26次,上漲概率更大,不存在“逢交割日必跌”的規律。
據了解,中金所交割制度設計力求嚴謹,採用了全球最為嚴格的交割結算價計算方式,保證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充分收斂,有效防範了跨市場操縱的風險。一是採用與商品期貨實物交割不同的現金交割,提高交割能力,防範逼倉行為。二是科學設計交割結算價規則,即以交割日最後兩小時標的指數所有報價的算術平均價作為期貨的最後結算價,提高抗操縱能力,並以現貨定期貨,強制期現貨價格收斂。實踐來看,交割日下午2:30後,市場已經能夠根據規則,大體估算出期貨最後結算價。三是交割日當天價格最大漲跌幅設置為20%,可留出足夠收斂空間。四是交割日設在每月第三個週五,儘量避開其他節假日影響。
專家表示,預期今日交割將順利完成,交割合約價格應圍繞交割結算價波動,不會出現針對到期合約交割的炒作,不會對股市自然運作造成大的影響。在股市剛剛經歷了大幅波動並企穩之後,社會各界應用一顆平常心對待期指交割,多了解期指實際運作情況和交割制度,沒有必要將股市漲跌與期指交割過度關聯。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