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滬市領銜 兩融餘額企穩回升

  • 發佈時間:2015-07-14 02:31:5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威

  7月10日滬深股市兩融餘額報14409.72億元,在連續半個月的大幅回落之後,首度企穩並較前一交易日小幅增加了0.03%。其中,滬市成為兩融企穩回升的關鍵力量,滬市兩融餘額報9340.70億元,增幅達0.49%;而深市則繼續下滑0.81%至5069.02億元。與滬深兩市的融資餘額變化相一致,金融股獲得了融資客的強勢加倉,銀行及非銀金融板塊的凈買入額均在40億元以上,而醫藥生物、傳媒和電腦的凈償還額則悉數超過了10億元,位居行業板塊最末端。

  時隔半月兩融餘額終企穩

  伴隨著A股市場連續回調,6月19日以來,兩融餘額連續下降。從6月18日的22730.35億元一路回落至7月9日的14405.77億元,兩融餘額共減少了8324.58億元,降幅高達36.62%。不過7月10日,兩融餘額企穩並小幅回升3.95億元至14409.72億元,顯示在連續反彈後,兩融資金的謹慎情緒顯著降溫。

  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7月10日,滬深股市融資融券餘額達14939.16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小幅上升了0.03%。

  融資方面,當日兩市融資餘額報14382.52億元,當日的融資買入額為1260.19億元,較前幾個交易日有明顯回升,而融資償還額則繼續呈現回落態勢,報1257.76億元,不到上周最高值的一半。因此,在時隔14個交易日後,融資重歸凈買入格局,金額為2.43億元。融券方面,7月10日的融券餘額報27.20億元,其中融券賣出額和償還額分別為15.90億元和16.37億元,均較前一交易日出現了回升。

  作為本輪牛市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在近期市場連續回調過程當中,兩融餘額的規模也出現了快速下降勢頭。從今年3月24日的1.44萬億元到6月18日的兩融餘額峰值2.27萬億元一共用了61個交易日,然而在回落至1.44萬億元則僅僅用去了14個交易日。而且從6月19日兩融餘額開始下降以來,單日的融資凈償還規模呈現逐漸放大的過程,從6月19日的55.50億元一路攀升,7月6日至8日的凈償還額甚至超過了1000億元,分別為1363.01億元、1443.46億元和1700.19億元。

  不過隨著兩融餘額的快速下降,融資杠桿比例已回歸合理區間,而平倉高峰也已進入了尾聲。國都證券表示,經此輪連續14個交易日融資盤減倉、平倉後,兩融餘額佔兩市總市值、流通市值的比例來看,已分別從此前高點3.5%、4.8%顯著下降至最近的2.6%、3.6%,處於國際市場的合理水準。在這14個交易日,兩融餘額已自高點下降約8400億元至1.44萬億元,尤其是上周前半周經歷了快速平倉高峰。按滬綜指3500點測算,粗略預計對應今年3月下旬起新增的融資盤約1600億元(當時兩融餘額1.3萬億元),基本宣告融資盤平倉高峰已進入尾聲。

  滬市獲捧 融資偏好金融股

  金融股是融資加倉的“衝鋒軍”。具體來看,7月10日,滬市兩融餘額報9340.70億元,前一交易日該數據為9295.42億元,增幅達0.49%;相較于前一交易日5110.35億元的規模,深市兩融餘額則繼續下降0.81%至5069.02億元。由此,滬市的兩融餘額佔比回升至64.82%,深市兩融餘額佔比則下滑至35.18%。

  與滬深兩市兩融餘額“冰火兩重天”狀況一致,融資資金對於行業的偏好度也呈現出顯著的偏好特徵。當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中有9個行業獲得融資凈買入,其中銀行和非銀金融板塊的凈買入額遠遠高於其他行業板塊,達到了45.32億元和40.27億元,佔到了所有獲得凈買入行業板塊總和的近八成;與之相對,當日遭遇融資償還位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傳媒和電腦板塊,凈賣出金額分別為13.11億元、12.91億元和10.79億元,成為當日僅有的融資凈償還額超過10億元的行業板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