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從投研向管理轉身

  • 發佈時間:2015-07-13 01:13:5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資本市場第一線多年,吳劍飛于近期完成了從投研管理向公司管理者的身份轉型。或許是因為實戰派出身,吳劍飛並沒有空喊口號,也沒有人云亦云,而是切實地從公募基金行業最根本的矛盾入手,抓住行業發展的痛點,為民生加銀基金策劃了一場完美的蝶變大戲,力圖將民生加銀打造為資産管理行業的專業化夢想實驗室。

  根據多年的實戰經驗,吳劍飛提出了三大戰略,即客戶服務戰略、産品戰略、網際網路戰略。

  排在第一位的是客戶服務戰略。傳統的基金公司主要是通過大量的代銷渠道獲得客戶,無法直接接觸客戶併為之服務,而民生加銀現在要做的是,在進一步加強代銷渠道拓展和服務的基礎上,增強對投資者的互動和服務,除了做好投資業績,還要真正從客戶需求出發,做好用戶體驗,增加客戶的黏性。

  其次是産品策略。與其他基金公司不同,吳劍飛的關注點不在現在市場最火爆的分級基金上,而在對衝性産品。目前的公募基金基本上都只能做多,很難保證絕對收益。吳劍飛表示,公司已經開始準備一些對衝性産品,不論牛熊都能保證絕對收益,尤其是近期的市場波動更讓他感覺到市場對這類産品的迫切需要。去年民生加銀團隊新聘了一些做對衝産品的專業人士,現在也正加速推進對沖和量化産品,目前已有一個量化産品上報證監會,馬上還會申報一個對衝産品。

  第三則是網際網路戰略。事實上,這也是很多基金公司今年發力的重點,但各家公司的思路各有不同,民生加銀基金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獲取流量。“現在最直接的做法是與民生銀行的如意寶和電子商務業務對接,同時,我們也和騰訊的理財通以及其他的一些第三方理財,進行了系統和數據介面的對接。我們還在做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情,即我們與一家證券公司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一家軟體公司正在做類似于地鐵卡的東西,直接對接我們的基金,也能獲取海量的用戶數據。”吳劍飛表示,很多基金公司做網際網路金融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為了做而做,但網際網路金融要有應用場景。正在做的這個項目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獲取流量、獲取客戶的場景式網際網路金融應用。

  除了業務上的戰略,吳劍飛思考得更多的是公募基金的體制,他認為這才是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最根本力量。過去一兩年,大量的公募人才流失,只有打破以前的固化機制才能開始真正的變革。民生加銀基金的投研團隊已經開始試行一些新的激勵制度。比如事業部制,在民生加銀,事業部制不僅僅意味著收入的分成體系改變。一位優秀的基金經理等同於一個相對獨立的收益成本管理中心,事業部制的負責人有相對獨立的人力資源和財務許可權。

  與事業部同步試點的,是獨具特色的虛擬基金激勵機制。吳劍飛舉了個例子予以解釋,“比如説,基金經理購買自己管理的基金100萬元,公司配給他虛擬的額度,假定最高比例是10倍,等於配給他1000萬元,簽訂協議,一年下來,假如掙30%,那麼他的獎金是300萬元。但假如虧了30%,他當年的獎金可能就沒了,自己的100萬元也會變成70萬元。”推出這一創新考核機制的背景是,基金圈多年存在基民實際利益和基金經理激勵機制不一致的現象。吳劍飛認為,不管排名靠前還是靠後,最重要的是給老百姓掙到錢。這個機制解決了持有人和基金經理利益不一致、不對稱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吳劍飛透露,已經向大股東和董事會申報了股權激勵計劃。很多基金公司也在提股權激勵,但由於股東通常比較強勢保守,實際推行難度較大。相比之下,民生加銀基金成功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民生加銀基金的大股東民生銀行是一個民營企業,他們對於把一些高管、核心骨幹、基金經理用股權的方式進行捆綁的計劃也十分認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