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客觀看待股市杠桿投資 分清融資與“影子融資”

  • 發佈時間:2015-06-30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姜 楠  責任編輯:羅伯特

  股指近半個月來大幅下挫,有合理調整的部分,但也出現了非理性集中拋售。有一種流行的説法是,政府清查場外融資,去杠桿,所以導致了暴跌。那麼,真實情況是怎樣的?是不是存在巨大的平倉壓力呢?

  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昨晚發表談話,用充分的數據説明目前券商兩融業務風險可控,經受住了近兩周股市較大幅度回調的檢驗,而場外配資風險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釋放。

  可見,所謂杠桿資金對於市場的交易並非一柱擎天,而平倉壓力巨大無比也不是真實情況。在此,我們呼籲各方客觀看待股市杠桿投資,分清融資與“影子融資”,以理性態度參與市場。

  首先,融資融券業務是發達市場成熟經驗的借鑒,合規使用杠桿是現代資本市場基本規則之一。

  我國從2010年開始試點融資融券業務,2011年11月份該項業務全面推開。經過5年多的實踐,該項業務總體進展順利,監管底線較高,風險可控。

  早在400多年前,融資融券業務就已出現——1607年,當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在阿姆斯特丹剛剛開始交易時,就已經出現了買空、賣空以及借券業務。融資融券交易是海外證券市場普遍實施的一項成熟的交易制度,通過為投資者提供融資,給證券市場帶來新的資金增量,對證券市場産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融資融券還通過發揮有效的活躍交易的作用,完善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充分激發證券市場的功能,為投資者和券商提供新的盈利模式。

  當然,兩融業務如同一枚硬幣,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另一面,即助漲助跌,增大市場波動和系統風險。這就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不過,從全球主要市場評估來看,這一成熟的交易工具對市場的影響總體上利大於弊。

  5年多的國內實踐也表明,融資融券業務的開展不僅增加市場流動性,改變市場單邊市的困境,而且有效拓寬了券商業務領域,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新的交易機制。

  第二,經過5年多的積累,場內融資規模不斷擴大,管理規範健康有序,風險控制嚴格有效。

  通過對比美國、日本以及中國台灣等地的融資融券交易制度和交易情況會發現,在允許從事融資融券交易的證券公司資格、客戶資格、對保證金的設置、個人信用額度的限制等方面,我國滬深市場的相關設置約束是最嚴格的。這為兩融業務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監管部門對券商兩融業務的監管從未放鬆。今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通報了2015年第一季度對券商融資類業務的現場檢查情況。對46家券商融資類業務為期兩周的現場調查顯示,券商融資融券融資類業務總體規範,沒有發現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對部分存在向不符合條件的客戶開展兩融業務、違規為客戶融資活動提供便利等行為的券商採取了相應的行政監管措施。

  受監管警示,券商行業自身也已經在對保證金比例和融券折算率進行自發調整。進入6月份,監管層宣佈修訂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規定券商兩融金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本的4倍,同時調整投資者門檻,允許合理展期。修訂管理辦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健全制度,促進融資融券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確保市場平穩有序運作。

  第三,防控“影子融資”風險,但不能錯殺合規的場內融資。

  其實,對於場外配資可能引發投資狂熱而積聚市場風險,監管層早有警覺,並採取了一些監管措施。2015年4月17日,證監會明確要求規定“不得以任何形式參與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等活動,不得為場外股票配資、傘形信託提供數據端口等服務或便利”。其後,監管層還對券商提出了嚴格的自查、自糾要求。

  筆者以為,應該嚴格厘清場外融資(即“影子融資”)與場內融資界限。“影子融資”不得介入證券公司系統,是對證券公司業務管理規範的完善,是為有效防止風險死角。在網際網路金融與創新越來越發達的當下,對於那些場外以規範合同方式,且有規範風控體系的各種形態存在的影子融資,可以交給市場自我調節和約束;而對於違反現行法律規定的影子融資行為,應由相關監管部門儘快出臺立法,並依法處理。

  最近幾天市場情緒不穩定,出現非理性下跌,其中的一個導火索就是誤讀監管政策,過分誇大杠桿資金的比重特別是違規資金的比重。輿論矛頭指向了無辜的場內兩融,以為中國股市內部發生了很大的亂子。真實情況是,不但場內融資不存在大規模平倉之憂,“影子融資”也不存在大規模平倉壓力。近期的暴跌,有合理調整的部分,但因融資問題的混淆和謠傳,也導致了非理性調整。

  在此,我們有必要説明的是,股指前期的持續攀升並非單靠杠桿資金獨臂推高,而是有經濟向好、改革深化的內在推動力使然。2014年滬深大盤上漲之前,主機板市場已經經過了近7年低迷時期,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恢復性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