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證券化率超100%後 還需重視兩大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6-16 06: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朱寶琛

  這一輪牛市的開啟,讓A股證券化率(股市總市值與GDP的比值)大幅飆升。據報道,僅從年初至今,A股總市值已經增長了93.3%,新增部分已經超過了世界第三大資本市場——日本股市。若以2015年中國GDP總值68.1萬億元人民幣(預測數)計算,A股證券化率已經高達105.56%。

  所謂證券化率,是指一國各類證券總值與該國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率,實際計算中證券總值通常用股票總市值來代表。證券化率越高,意味著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重要。因此,它是衡量一國證券市場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

  那麼,對於A股證券化率超過100%,我們該如何看待?筆者認為還是對此要有一個清醒地認識,要一分為二地看待。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滬深兩市股票總市值佔GDP比重不斷加大,這是我國資本市場取得長足發展的有力佐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資本市場正在不斷發展壯大,股市在經濟運作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不斷增強。同時,也反映出股市的直接融資作用在增強,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在不斷加大。

  我們看到,股市中有很多實體經濟的企業,從石油、化工到建築、基建、農業、食品工業等,基本上涵蓋了各個行業。特別是從股票發行的角度看,多數實體經濟的企業通過股票市場來融資,使實體經濟得到了發展。

  另外,資金進入股市,總體上也是一種良性迴圈。有分析認為,上市公司市值增加,本身就是對上市公司的一種支援,這會使公司更容易獲得貸款,更有利於公司進行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投入。

  不過,在此過程中也有一點必須要説明,就像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所言:我們也不否認有部分股票市場和金融市場中其他的環節中有一些金融交易有可能脫離實體經濟,是一種純粹的投機炒作的做法,但是不能一概而論。

  其次,面對國內股市總市值的快速增長,我們要有理性、清醒地認識,不可過分誇大“證券化率超過100%”的價值,以及對經濟産生的影響。

  究其原因,業界認為需要重視兩個問題:一是證券化率並非完全與經濟發展水準成正比,它還受到國家金融體制、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二是證券化率在短期內具有不穩定性,因為證券化率與股市市值相關,股市市值又與股票價格相關,而股票的價格水準在短期內可能波動較大,所以,“證券化率超過100%”並不一定能夠完全表明證券市場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的提高。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雖然目前我國的證券化率已經超過100%,但是,我國直接融資比重相對來説還是較低,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目前依然是主流。因此,我國資本市場要取得長足發展,必須要進一步加強直接融資市場的建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