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鄭糖短期調整難改牛市基調

  • 發佈時間:2015-06-16 01:43:3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馬爽

  自4月底,國內白糖期貨主力1509合約創出高點5681元/噸後,即進入區間5420-5620元/噸運作。儘管5月下旬期價一度出現近兩周連續上漲行情,但在前高5650元/噸位置再次遇阻回落,至今已連續七個交易日下跌。昨日,白糖期價跌幅明顯加大,甚至破前期震蕩區間跌至5400元/噸以下。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4月份進口量過高以及現貨銷售清淡導致糖市陷入震蕩行情。不過,在國內産糖量繼續減少預期下,下榨季供需缺口將繼續擴大,倘若進口管控政策不鬆動,糖價牛市仍將延續,並有望再創新高。

  利空重創期價

  週一,鄭糖期貨主力1509合約震蕩下跌,以5508元/噸開盤,最終報收5385元/噸,跌124元/噸或2.15%,成交明顯增加,持倉量卻減少2886手至490598手。與此同時,主力也在逐步移倉至1601合約。

  “4月份進口量過高和銷售清淡是糖市陷入震蕩行情的直接原因。”永安期貨白糖分析師宋煥表示,近期白糖期價下跌主要是在反映5月份單月銷量僅72萬噸這個事實,而隨後即將公佈5月進口數據,市場預計為50萬噸,同樣也是利空的。另外,此次下跌也與美元走強導致商品整體弱勢和資金逐漸獲利了結有關。

  按常理來説,食糖傳統消費旺季隨著夏季來臨而到來,含糖産品熱銷,食糖需求也將有較大改觀。但近期國內白糖期現貨價格並沒有如市場預期般上漲,反而出現中幅下跌。

  對此,國信期貨白糖分析師張文認為,主要是有三方面因素導致:一是5月份銷量不佳,進口糖、替代糖以及走私糖擠佔部分市場空間,使得預期的旺季體現不明顯;二是近期市場多空消息基本全無,沒有進一步利好推動,糖價進入滯漲期;三是國際市場厄爾尼諾冷卻,庫存充裕及美元強勢壓制糖價,致使原糖創六年半來最低水準,雖然內外基本面有別,但仍對國內糖市産生壓力。

  易漲難跌格局未改

  “從基本面上看,白糖市場連續5年供應過剩局面,將慢慢轉變為緊平衡狀態,國産糖減産與進口政策管控令白糖庫存逐步下滑,同時政府一系列托市政策出臺,白糖價格易漲難跌態勢不會改變。”張文表示,本榨季為牛熊轉換分水嶺,但上榨季巨量結轉庫存使得本榨季雖供應量出現下滑,但總體並不十分缺糖。因此,當前糖價經過兩輪上漲之後,出現震蕩整固實屬正常。而在國內産糖量繼續減少預期下,下榨季供需缺口將繼續擴大,倘若進口管控政策不鬆動,糖價牛市仍將延續,並有望再創新高,尤其是遠月合約。因此,目前糖價下跌只是一個震蕩整固過程,在底部不斷夯實之後,漲勢就會重啟。

  宋煥認為:“目前來看,減産和控制進口奠定的國內白糖‘牛市’基調並未發生轉變,但突破目前的高點則存在一定難度。短期期價仍會維持震蕩回調為主,未來新一輪上漲需要特定時機和時間配合。”時機上,主要是期待天氣發酵。如果厄爾尼諾繼續發展和持續惡化,使得國際上食糖供應過大格局有所改變,那麼助推國內糖價再上一層樓就順理成章。時間上,主要是從以下兩點看:一是進口糖方面,需要在配額和自律量被用的差不多時,進口量逐漸縮減以後才能體現;二是時間到9月份前後,對應食糖供應青黃不接的時期,庫存不足和新榨季的減産炒作或將帶動新的一輪上漲。

  針對白糖後市,張文建議需要關注進口糖對國産糖銷區的擠佔程度、配額外進口額度的變化、國內天氣演變能否造成實質影響、國內供需缺口能否出現以及國內政策舉動等,原糖則短期側重於匯率和齋月需求之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