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進入淡季 傳統行業壓力不減

  • 發佈時間:2015-06-08 00:43: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王朱瑩

  大宗商品市場在經過了三個月的連續上漲後,本月來了個“急剎車”,“陽春”行情戛然而止。進入6月份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將迎來淡季,在“買漲不買跌”心態驅使下,需求也會相應減弱。雖然部分行業會在6月份例行檢修,但這不足以抵消需求收窄帶來的負面影響,市場在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上漲後需要整固,屆時傳統行業經營壓力將再度加大。

  商品反彈力度弱化

  今年年初以來,伴隨原油價格走高,大宗商品迎來一輪久違的反彈。布倫特原油價格自1月13日以來累計漲幅逾30%,倫銅價格期間最高漲幅則逾16%,國內商品亦水漲船高。但自五月以來商品的反彈行情出現動搖。

  首先,下跌商品數量直線上升。生意社58大宗榜數據顯示,五月份,監測的58個商品中有29.31%的商品上漲,67.24%的商品下跌(上月51.72%的上漲,48.28%的商品下跌),下跌商品數量上升至近7成;其次,商品漲幅轉負,本月均漲跌幅為-1.66%,上月均漲跌幅為2.54%;第三,本月商品跌幅明顯加深,58榜顯示跌幅超過3%的商品增加至17個,上月為10個,且有兩個商品滌綸POY和純苯跌幅超過10%。

  生意社行業分析師範艷霞認為,五月回調主力軍主要集中在有機化工品和橡塑類産品,在上月漲勢如虹的有機化工品和橡塑(特別是塑膠類商品)五月卻最先改變風向。

  石化類商品之所以如此快速出現回落究其原因有幾點:第一是原油的回落,原油四月以23.07%的漲幅絕對領漲整個大宗商品市場,促成了4月份紅火行情,而進入5月卻很快回落,從而導致石化下游各産業鏈失去了繼續上行的動力源;第二是供需矛盾凸顯,隨著化工、塑膠等企業集中檢修的結束,供應增加,而需求卻開始轉入淡季;第三是整個大宗商品市場近三個月上漲過速,尤其是塑膠板塊漲勢最猛,市場也存在理性回調的需求;第四則是整個大環境影響,官方公佈數據顯示,5月製造業PMI為50.2%,製造業PMI雖然小幅擴張,但歷史看,仍屬於較低水準,製造業仍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隨著各種利好出盡後,前期瘋漲的石化類商品開始逐漸恢復平靜,化工、橡塑市場4月份漲幅過高積累的泡沫5月中旬開始被逐漸擠出。

  進入6月份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將迎來淡季,在“買漲不買跌”心態驅使下,需求也會相應減弱,雖然部分行業會在6月份例行檢修,但這不足以抵消需求收窄帶來的負面影響,市場在經歷了連續三個月的上漲後積累了需要休息整固。生意社總編劉心田預計6月份大宗商品市場仍會繼續回調,市場漲跌比例預計三七開,均跌幅約在2%-3%之間。

  折射傳統産業復蘇壓力

  生意社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5月中國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36,均漲幅為-2.05%,反映該月製造業較上月呈收縮狀態,經濟再現下行風險。

  生意社首席分析師劉心田指出,5月BCI收陰線,也在預料之中,這也是今年以來的第二根陰線,BCI的再次轉陰也預示著商品市場供需矛盾再次顯現,製造業經濟下行風險加大,6月份極可能繼續收陰,7月份如果無轉折出現的話,這波陰跌行情或有可能持續到9月份才會出現轉機。

  劉心田分析,之所以5月BCI收陰,主要有四點原因:一是2、3、4連續三個月連陽給市場帶來壓力,本來預期中的陽春行情不會持續這麼久,三個月的連續上漲積累了過多的泡沫,市場的下行壓力早已預見;二是整個大宗商品市場開啟今年“第二浪”下跌行情,原油的滯漲(4月份WTI原油漲23.07%,5月份跌1.54%)也開始拖累整個市場開始下行,其他以原油為源頭的諸多商品如有機化工品、塑膠板塊等也紛紛回調;三是5月份市場開始轉入淡季,2、3、4月市場較好刺激出的産能即供應壓力5月逐漸釋放,隨著供應的增加,供需矛盾再次變得緊張;四是市場心態開始出現分歧,看漲信心逐漸開始減弱——2、3月市場的亮眼表現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市場人士的信心,但隨著中下旬市場的轉向,看空心態起主導作用。

  預期後市,劉心田依然認為前景並不樂觀,BCI極可能兩連陰,6月BCI或繼續收小陰線,連漲三個月積累的泡沫需要擠出,6月份市場跌幅或大於5月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