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國平安被調出融資標的 個股首觸兩融天花板

  • 發佈時間:2015-06-01 08:34: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如果説提高客戶保證金比例、調低標的物擔保折算率,尚屬於兩融降杠桿的“限速”之舉的話,那麼,將單只個股直接剔出融資買入標的範圍,無疑是針對性極強的“限行”了。

  首個被限行的個股,正是兩融市場上的“巨無霸”中國平安。該股作為觸及兩融天花板的首只個股,被申萬宏源剔出融資標的。

  申萬宏源兩融額度告罄

  5月29日,申萬宏源證券公告稱,該公司于5月29日收盤後,將中國平安調出融資標的證券範圍。這也是融資融券業務推出以來,首次出現證券公司將單一個股“拉黑”。

  申萬宏源證券兩融業務部相關業務人士回應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稱,此次將中國平安調出融資標的,主要是申萬宏源的融資額度已超公司凈資本的限制,出於風險考慮,不得已需要調整部分標的證券的買入。

  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申萬宏源證券融資融券餘額為777.41億元。根據證監會“證券公司向全體客戶、單一客戶和單一證券的融資、融券的金額佔其凈資本的比例等風險控制指標,應當符合證監會的規定”要求,所有券商都應據此制訂詳細風控指標,包括申萬宏源證券。

  據一位證券公司兩融業務部門負責人介紹,5月初,市場傳出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要求“兩融餘額不得超凈資本4倍”的説法,但隨後又被澄清,該言論只是證金公司總經理聶慶平會上所提建議之一。

  “但據了解,已有不少券商據此修訂了兩融規模上限。”上述負責人介紹説,他並不了解申萬宏源證券是否也以凈資本4倍的比例設置的兩融“天花板”,但如果按申萬宏源證券2014年年底的凈資本計算,應該非常符合申萬宏源上述回應。

  申萬宏源證券2014年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該公司凈資本總額為212.28億元。如按聶慶平建議的“不超4倍”要求計算,申萬宏源證券以兩融業務為主的信用業務規模上限為849.12億元。而該公司在4月底時兩融餘額已達777.41億元。

  換句話説,如申萬宏源證券按凈資本4倍的上限來發展信用業務,即使將全部額度都用於兩融(信用業務還包括質押融資、質押回購、約定式購回等),該公司5月份新增的兩融餘額也才不過71.71億元。而剛過去的5月,A股行情火爆,兩融餘額更是直接飆升到了2萬億大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5日,銀河證券發佈的公告就明確表示,投資者有未到期的融資融券負債且信用賬戶證券總市值達到指標控制上限時,由交易系統實時限制該只證券的新增融資買入、擔保品買入或擔保物提交委託。

  巨無霸標的顯威力

  華東地區一家中型券商透露,該公司兩融規則約定,單個標的證券融資額超過該券商融資總量的5%,即停止標的股的融資,低於4%以後再次開啟標的股的融資。而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行業內對此的制度安排並不完全一致,但此比例基本是業界的中位數。

  如果按上述5%比例,再加上申萬宏源證券兩融上限規模849.12億計算,該券商單一標的證券融資總量最大值其實也僅42.46億元。按照中國平安最新85.44元的收盤價計算,買入中國平安A股股份最大量也就4969萬股。

  換句話説,申萬宏源證券兩融客戶利用信用賬戶累計買入中國平安4969萬股,就足以讓申萬宏源證券兩融業務觸及天花板上限,因而必須停止客戶繼續利用信用賬戶買入中國平安。

  中國平安作為兩融標的物,一直以來也是市場中受追捧的唯一標的。僅以5月份個券交易量來看,中國平安就以高達494.86億元的鉅額兩融成交額高居榜首,較5月份第二位的中信證券整整高出100億元,更是第三位的海通證券兩倍多。

  更為細化説明的是,5月份僅20個交易日,按中國平安494.86億元的成交額均攤,每天的成交額也僅24.74億元,佔中國平安A股單日160億元成交額比例已達15%。

  “為了讓更多的投資者能夠搶到融資買入額度,限制中國平安是最划算的一種辦法。”一位券商營業部負責人介紹説,將中國平安從兩融標的中調出,可以留住並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更何況中國平安已觸及單一券種買入的天花板。

  單一個股觸及天花板引發的警示,交易所也頻頻出現

  5月29日,上交所就公示,根據各券商上報和信用賬戶持有數據,該所發現一拖股份融資監控指標達到20.821%。同樣的情況5月28日時在博瑞傳播身上亦有上演。依照上交所相關規定,單只股票的融資監控指標達到25%時,該所可以在次一交易日暫停其融資買入。

中國平安(60131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