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大力發展綠色産業 培育新增長點

  • 發佈時間:2015-05-06 09:29: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記者 趙超 陳煒偉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文件有哪些亮點?今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是什麼?新華社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

  記者:您覺得意見最突出的亮點或特點是什麼?

  徐紹史:意見最突出的亮點或特點有兩個方面。

  一個是通篇貫穿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制度安排、政策措施等各個方面,都體現了這一基本理念。比如,在指導思想上明確提出了“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的要求。在基本原則裏強調,堅持把“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在健全政績考核制度方面,要求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大幅增加考核權重,強化指標約束。

  另一個是通篇體現了人人都是生態文明建設者的理念。意見強調,無論是政府、企業或個人,都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建設者,生産、生活過程中都應該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要求,合理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使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人人有責、共建共用的過程。

  記者:您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徐紹史: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是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使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能支撐、環境能容納、生態受保護的基礎上,使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讓人民群眾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産生活。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局限于“種草種樹”、“末端治理”,而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方方面面,並與生産力佈局、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制度體制緊密相關,是一項全面而系統的工程,是一場全方位、系統性的綠色變革,必須人人有責、共建共用。

  首先,要加快生産方式的綠色化,就是要通過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起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産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産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其次,要推進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加快形成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第三,要弘揚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把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人人、事事、處處、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尚。第四,要健全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通過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對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規範和約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