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短線休整信號閃現

  • 發佈時間:2015-05-04 02:31: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4月滬綜指創下2007年5月以來的第二大月度漲幅18.51%,創業板指數更是創下史上最大月度漲幅22.38%。然而,4月以來跑贏大盤的股票不足1000隻,佔比僅為37%。相對一季度八成股票跑贏大盤的局面,賺錢效應明顯下降。不同於前三個月的“閉眼賺錢”,4月份投資者紛紛感到“賺了指數不賺錢”,這種感受在4月下旬尤為強烈。當滬綜指行至4500點附近、創業板指站上2800點後,4月下旬市場切換至高位震蕩模式,風格頻繁切換,熱點快速輪動,賺錢難度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4月底的分化和輪動釋放出震蕩整固的信號。在技術面回踩、獲利盤兌現、産業資本減持、新股發行提速、兩融餘額衝頂等多重壓力共振下,5月市場將步入波動季。

  技術面調整壓力顯現。上證綜指進入4時代之後反而進一步提速,不斷改寫近7年反彈新高,創業板指數稍作休整後繼續刷新歷史新高。然而隨著指數的持續走高,短線超買特徵漸濃,技術面需要回踩確認。在指數上行腳步放緩、個股紛紛高高在上的僵局之下,市場需要通過震蕩整固來積蓄新一輪的反彈動能。

  獲利盤離場意願提升。隨著反彈的快速推進,中小板的估值泡沫再度膨脹,調整風險上升;藍籌股在幾次脈衝式反彈之後,估值洼地也開始逐步填平。在此背景下,獲利盤兌現壓力提升,資金“恐高”心態出現,近期市場持續出現資金凈流出格局。與此同時,産業資本套現愈演愈烈,今年以來産業資本凈減持額創歷史新高。

  兩融餘額衝頂。兩融餘額自4月20日以來單邊上行,于4月27日突破1.8萬億元,並在之後的兩個交易日持續刷新歷史新高,4月29日達到1.83萬億元。作為情緒和資金的放大器,融資融券是把“雙刃劍”,既能夠推動市場快步上行,也會在調整期成為助跌利器。隨著兩融餘額快速攀升,杠桿資金對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加大,由此引發的波動風險隨之上升。一旦融資盤償還涌出或融券做空,那麼將對市場帶來強烈衝擊。根據相關規定測算,兩融規模的上限或在2.1萬億元,如果券商不選擇增發或發短融券補充資本金,兩融餘額則很快衝頂。而4月30日兩融餘額驟降至1.23萬億元,除了節日效應之外,謹慎情緒抬頭也是重要原因。

  新股發行等外因擾動。4月份市場無懼新股發行衝擊,持續強勢反彈,牛氣凸顯。不過,在當前高位震蕩的敏感期,新一輪的新股發行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另外,在嚴控傘形信託和規範兩融的背景下,管理層後市如果加大兩融杠桿的壓縮力度,市場調整壓力將進一步釋放,需密切注意政策信號對市場節奏的調整和重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