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國資改革穩步推進“炒地圖”行情有望延續
- 發佈時間:2015-04-28 03:22: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玉潔
地方國企改革涉及相關標的和行業眾多,同樣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熱點。WIND統計數據顯示,在目前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實際控制人為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地方國有企業以及集體企業的上市公司總計高達656家,佔到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四分之一以上。目前已有超過20個省市發佈了地方國企改革指導性文件。業內人士表示,從具體實施案例來看,推進混合所有制和資産證券化對二級市場相關標的股價影響最為明顯,“炒地圖”行情有望延續。
混改與證券化最受關注
自去年上海首先出臺“國企國資改革二十條”綱領性文件後,多地隨後都紛紛出臺相關文件。截至目前,已有四川、黑龍江、天津、山東、江西、河南、北京、江蘇、廣東等超過20個省市國資委出臺地方國企改革相關文件。
從已經公佈的地方國企改革方案來看,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內容:國企業改革目標、引入非公經濟、企業治理結構提升、監管方式轉變、區分不同國企功能、經營收益上繳等。
相較于企業治理結構提升等內生式改革,市場對於引入非公經濟和國有資産的整合注入最為關注。
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改變過去國資“一股獨大”局面成為本輪地方國企改革的一個重點。其中,江蘇、浙江、上海、重慶、青海、黑龍江等省市都明確提出將採取市場化的混改方式。其中,上海國企改革方案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將成為重頭戲。重慶市則明確提出三分之二左右的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總體量達4000億元,由市場決定國資進退。江蘇方案表示,在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和各路資本參與混改的形式上不設限制。
而湖南、深圳、天津、山東、安徽等省市的國企改革思路中都提到了國有資産的整合與注入。但對於整體上市還是借殼整合,不同的地區各有側重。其中,天津明確提出至2017年重點集團至少擁有1家上市公司,經營性國有資産證券化率達到40%。安徽省方案提出通過整體上市和分類重組提高國有經濟集中度。
改革深化帶來投資良機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地方國資改革不斷推進,由此引發的“炒地圖”行情有望貫穿2015年全年。有券商分析師指出,地方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式為大股東資産注入、集團整體上市、上市公司殼資源轉讓以及混合所有制改革。
在上海的國資改革進程中,集團整體上市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熱點。近期上海華誼整體上市,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等均有進展,除此之外,東浩蘭生集團證券化率較低,多數資産都在上市公司之外,市場認為蘭生股份資産注入的預期較強烈。此外,上海紡織集團也有整體上市預期,旗下上市公司平臺有重組預期。
招商證券認為,資産注入和整體上市將成為天津國企改革重頭戲。其中,天津港集團和物産集團處於航運和物流的核心地位,戰略型擴張的資産整合預期較高,旗下的上市公司天津港和浩物股份或將受益國企改革。此外,隨著四環生物、百利電氣等公司完成重組,競爭性企業的資源整合效應也將進一步發揮。
還有券商分析師指出,在殼資源轉讓方面,部分身處産能過剩行業、連續虧損的國企上市公司也值得關注。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